【轉貼】鰲拜在清朝歷史舞臺上的角色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5-03-17 16:30 評論:0 點擊:1353
說道鰲拜,人們就會想起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在歷史上,鰲拜不僅確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壇上的一個重要人物。
鰲拜,生年不詳,卒于康熙八年(1669),滿洲鑲黃旗人。他的叔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鰲拜本人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順治去世,遺詔命鰲拜與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輔佐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為輔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鰲拜因專擅弄權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
戰功赫赫鰲拜出身將門,精通騎射,從其青年時代起就效力軍中,屢立大功。他曾跟隨清太宗皇太極攻察哈爾部、征朝鮮,均有戰績。
此后的戰功主要有以下幾次:
皮島之戰攻克皮島,當屬鰲拜所立下的第一個大戰功。
天啟年間,遼東失陷于后金之手,明將毛文龍率軍退守皮島(今朝鮮椵島),與關外寧錦一線的明軍遙相呼應、互為犄角,使后金腹背受敵。
崇德二年(1637),皇太極命武英郡王阿濟格進攻,鰲拜從征軍中。
鰲拜與準塔遂率部渡海發動進攻,不料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炮矢齊發,清軍進攻受挫,形勢緊急。鰲拜見狀,奮起大呼,第一個沖向明軍陣地,冒著炮火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清軍遂一舉跟進,登上皮島,舉火引導主力來攻。皮島終于被攻克。
捷報傳到盛京,皇太極大喜過望,鰲拜以首功晉爵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勇士)。
松錦會戰錦州是明朝在遼西地區的軍事重鎮,當時遼東已經失陷,錦州的地位更加突出。
崇德六年(1641),鰲拜從鄭親王濟爾哈朗進圍錦州。鰲拜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擊之,明軍大敗而潰。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領,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物。
西充之戰入關以后,鰲拜主要的任務是追擊農民軍。順治元年(1644)十月,鰲拜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陜北,進攻已經退守西安的李自成農民軍,李自成被迫放棄西安,退往湖廣。
打垮李自成,清軍開始對付大西軍。順治三年(1646)正月,鰲拜隨肅親王豪格等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清軍得知張獻忠率軍已退到西充一帶,鰲拜再次充當先鋒,率領先頭部隊前往狙擊。兩軍相遇,鰲拜等人又是身先士卒,往前猛沖。
張獻忠也于此役中被殺。打敗大西軍主力之后,鰲拜等又繼續深入,基本上肅清了四川一帶的農民軍。大西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率領下退往云貴地區。
豪格在四川發布的安民告示,繼續抗清。擊破大西軍,鰲拜實居首功。
由上可見,鰲拜早年無論是在關外與明軍的反復交鋒中,還是在入關定鼎中原后鞏固統治的大小戰斗中,出生入死,轉戰南北,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當之無愧的清初開國功臣。
忠臣:與多爾袞的對抗鰲拜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極逝世。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
鑲黃旗護軍統領鰲拜手握重兵,澳門賭博成為這場皇位之爭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與兩黃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處”,密謀擁立肅親王為帝。鑒于當時緊張的局面,鰲拜等嚴加戒備,密令兵丁守衛門禁,以防不測。
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會議討論繼承人選。鰲拜于當天清晨與兩黃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門,堅決擁立先帝(皇太極)之子,并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衛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見的準備。當會議之中爭論不休時,鰲拜與效忠于皇太極的一批將領紛紛離座,按劍而前,齊聲說道:“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于地下!”實際上是以武力威脅多爾袞不得覬覦帝位。在這種形勢下,多爾袞不得不作出讓步,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
多爾袞權勢欲極強,也非常有才干。他攝政之后,黨同伐異,擅權自重。他首先打擊的就是他的爭位對手豪格及其擁護者。鰲拜本是豪格的堅定擁護者,又不阿附多爾袞,遭到殘酷打擊自是情理之中。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鰲拜有功而無賞、無罪而受罰,三次論死,備受打壓。
順治親政后,鰲拜可以說是在政治上獲得了新生。順治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重臣。
從此以后,鰲拜隨侍順治身邊,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各類事務。
綜上所述,鰲拜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極去世后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他對故主皇太極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
在目前熱播的影視劇中,鰲拜形象給人們留下的都是驕橫跋扈、貪婪不法的奸惡形象,他的忠貞梗直這一面恐怕還是鮮為人知的。
權臣:與少年康熙的較量如果順治活得更長一點時間的話,這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恐怕就能夠進入歷史,深入人心。
可惜的是,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輕的福臨就去世了。鰲拜的政治命運進入了一個轉折期。
順治對鰲拜的信任在其對后事的安排里體現出來了。順治立下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嗣位(即康熙),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閱讀推薦:=479041&do=blog&id=42953
※ ※ ※ 本文純屬【葡萄成熟】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