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緊縮逼近債市 美監(jiān)管機構擔心金融危機重演
字體:
大
中
小 發(fā)表日期:2015-03-26 10:44 評論:0 點擊:1140
騰訊財經訊 北京時間3月26日凌晨消息,《金融時報》近日刊文稱,“流動性緊縮”(liquidity crunch)這個詞會在全世界投資者和交易商的心中引起恐慌,而在今天的全球債券市場上,這種風險正在日益逼近。
有些基金經理稱,自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份倒閉以及貨幣市場在2007年8月份陷入凍結狀態(tài)以來,有關固定收益市場結構的擔憂情緒從來都沒有變得像今天這樣如此廣泛。
具體來說,監(jiān)管機構現在擔心的問題是,公司債和新興市場債券的價格已經上升至過高水平,這是投資者在低息環(huán)境下大量買入債券資產所帶來的結果。如果這種交易轉向,那么一旦投資者集體逃離債券市場,“流動性緊縮”就會重現。Investec的多元資產配置負責人約翰·斯托普福德(John Stopford)指出:“有人說這些市場已經達到了泡沫的水平。如果所有人都一起贖回,那么就可能會出現流動性緊縮。”
最近幾個月以來,監(jiān)管機構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了債券市場所帶來的威脅,這種威脅不僅給投資者帶來了風險,同時也會危及整個金融體系。監(jiān)管機構擔心的是,流動性緊縮可能會導致整體經濟遭到破壞,損害企業(yè)融資活動。
去年12月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瑪麗·喬·懷特(Mary Jo White)提出了針對資產管理公司的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條例,其中包括所謂的“壓力測試”等,目的是確保這些公司有能力應對另一場金融危機。丹尼爾·加拉格爾(Daniel Gallagher)等該委員會的其他委員也發(fā)出警告稱,一旦利率開始上升,則公司債市場可能會給經濟帶來系統(tǒng)性風險。
現在,有關資產管理公司是否應被認定為“系統(tǒng)性重要”金融機構的爭論正在變得日益白熱化。
據投資公司晨星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中,先鋒集團已將旗下共同基金的債券持有量提高了一倍以上,從2008年的1700億美元提高到了今天的4970億美元;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則已將該公司管理下的共同基金債券資產規(guī)模從1700億美元提高到了4040億美元;另外,貝萊德的債券資產規(guī)模也已從260億美元增長至1390億美元。
不過,盡管市場對此感到擔心,但有些資產管理公司則指出,
流動性緊縮的風險并不如2008年時那么大,當時的金融體系接近于“內爆”。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基金集團,管理著4.65萬億美元的客戶資金,該集團堅定不移地認為,目前市場擁有比2008年時更好的結構,因此在應對金融震蕩方面的能力更強。貝萊德還堅持認為,監(jiān)管機構正在將市場風險與資產管理公司所面臨的威脅混為一談。(星云)
※ ※ ※ 本文純屬【我的中國】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