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馬氏體、鐵素體和奧氏體三大類不銹鋼分別是在哪一年研制成功的?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8-03-20 19:44 評論:0 點擊:1524
1912~1916年英國科學家布萊爾利(H.Brearly)開發了含Cr12%~13%的馬氏體不銹鋼(相當于現在的AISI420);
1911~1914年美國人丹齊澤(C.Dantssigen)和懷特西(W.R.Whitsey)開發了含Cr14%~16%的鐵素體不銹鋼(相當于現在AISI430前期);
1912~1914年德國的馬勒(E.Maurer)和斯特勞斯(B.Strauss)開發了含C<1%、Cr15%~40%、Ni<20%的奧氏體不銹鋼(相當于現在AISI304的初型);
1929年德國克虜伯公司的斯特勞斯取得了低碳18-8奧氏體不銹鋼的專利權。與此同時他們為了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又分別加入了Mo、Cu等元素,為了解決18-8鋼的敏化態晶間腐蝕,通過實驗加入了Ti、Nb等穩定元素,此外克虜伯在20世紀40~50年代又開發了節鎳的Cr-Mn-N(200系列)不銹鋼,耐晶間腐蝕的超低碳(C≤0.03%)奧氏體不銹鋼,60年代又開發了C+N≤150×10-6的超純鐵素體不銹鋼等,使不銹鋼品種和性能進一步擴大和提高。
※ ※ ※ 本文純屬【天南】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