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去產能政策利好 鋼鐵行業脫困可期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6-02-09 15:29 評論:0 點擊:2626
《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已經獲得國務院批復,正式下發。在政策利好下,國內鋼市慘淡、鋼企經營困難的現象有望得到緩解,鋼鐵行業柏油困境前景可期。
鋼鐵行業困境聚焦:產能過剩引發連鎖反應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當前鋼鐵行業困境依舊由產能過剩引起。數據顯示,2015年的我國鋼鐵產近12億,而同年國內鋼材市場需求量僅為7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67%,預計2016年國內鋼材消費量將進一步下跌至6.48億噸,產能利用率也將進一步下滑。
去產能政策利好 鋼鐵行業脫困可期
雖然2015年粗鋼產量出現下降,但這并未能抵消需求側下降。經濟持續下行、環保力度加大、海外貿易注意抬頭等因素作用下,鋼鐵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市場供過于求現象沒有改變。產能過剩危機下,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鋼企經營苦難。2015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720億元,虧損面高達47.52%。/nd.jsp?id=113&_np=2_309
鋼企脫困對策方案
嚴峻的市場環境下,鋼企需要積極尋找對策;膺^剩產能、提高利潤成為解決困境的關鍵。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議,鋼企首要需要轉型鋼鐵電商。/nd.jsp?id=114&_np=2_310
與傳統的鋼材交易模式相比,鋼鐵電商具有價格公開透明、物流、資金與支付等環節更加便捷的優勢。比如物流環節,2012年我國鋼材產量9.52億噸,實現利潤為1229.43億元,對應單噸利潤為129.2元,鋼鐵行業2012年的行業物流成本為7870.37億元,對應單噸物流成本為826.8元。在產能過剩背景下,鋼鐵貿易商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凸顯,帶來低成本的鋼鐵電商契機就此凸顯。/nd.jsp?id=112&_np=2_311
我國鋼鐵電商起源于2013年,目前國內已有200余家鋼鐵電商平臺。2014年鋼鐵電商平臺交易量約占整個鋼鐵市場的10%,約為7500萬噸鋼材,交易額突破了2000億元。短時間內鋼鐵電商迅速發展,也說明了鋼企迫切轉型的意愿與對電商模式的肯定。
除此之外,鋼企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產能,提高運作效率,從而獲得良性循環發展。
鋼鐵行業趨勢分析
綜上,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鋼鐵行業將有以下發展趨勢:首先,鋼企轉型鋼鐵電商意愿將更加強烈。在線下鋼鐵市場持續惡化、產能危機不斷凸顯與“互聯網+”積極滲透的影響下,未來將有更多鋼企以及鋼鐵貿易商轉型電商,其市場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
其次,國家高層釋放出去產能的堅定信號,未來行業兼并與重組、不符合要求的鋼企淘汰出局速度將加快;
最后,多種融資形式將應用于鋼鐵行業中,如PPP與互聯網金融等,以幫助鋼企與鋼鐵貿易商減輕資金壓力,快速消化庫存,并推動鋼鐵市場活躍式發展。
※ ※ ※ 本文純屬【shizheng56】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