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8-07-08 19:10 評論:0 點擊:1333
中國奧運行情已經開始,沒有人愿意在中國百年一遇的盛會上,看到一片慘綠的資本市場。
有幾個沒想到:沒想到奧運行情如此赤裸裸,新華社發表文章表示“7月中級反彈可期”;更沒想到,國際市場如此配合——A股市場上漲,亞洲周邊市場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走高,雖然《華爾街日報》繼續鼓吹原油上200美元,但美國原油期貨出現下跌勢頭,截止到昨晚11點,美股走高。這導致國內航空板塊受到油價、補貼與奧運市場上升的刺激而節節走高,而金融安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地產及其相關板塊有了想像空間。實在是太巧了。這個世界真是什么奇跡都會發生。
不得不潑一勺冷水,資本市場在全球與中國宏觀經濟一樣,存在嚴重的不確定性。如果此次“中級反彈”是短暫蜜月的開始,那么,最理性的做法是在合適的機會找到接鼓傳花的下家。
全球經濟處于動蕩期,美國經濟沒有起色。在G8會議召開之前,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對美國經濟不穩定進行了尖銳的指責,認為美國已經陷入實質衰退,應該重新考慮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金融秩序。這番指責掩蓋的是如火如荼博弈的國際能源。發達國家已經無法獨自處理全球經濟難題,位于華盛頓的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洛斯·巴斯卡認為,傳統的G8成員體系已不再具備解決全球重大問題的實力和財力,在很多問題上有必要讓更多的國家參與。
事實上,美國的衰退使歐洲遭受池魚之災,不斷加息重挫了歐洲經濟。歐洲從二戰以后就不是經濟的火車頭,對于福利的過于依賴讓他們失去了創造力,以及經濟振興所必須的勤勉。從全球資本市場來看,表現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差勁的。
中國經濟同樣面臨不確定的挑戰。最近,國家領導人在江蘇、上海、山東、廣東等地考察工作,對當前外貿、金融等方面發展形勢表達了關注。雖然中國經濟與風雨飄搖的世界經濟相比,仍然屬于安全的避風港,但只是相對而言。國家領導人的視察從反面印證了對經濟不確定因素的極大關注。
在市場經濟的腹地浙江臺州,該市發改委的一份文件顯示,臺州市5371家規模上企業中,虧損1111家,虧損面達到20%,虧損企業虧損額為3.09億元,增長55.7%。在受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的廣東省,該省統計局6月30日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38.02億元,比上年同期小幅增長4.3%,利潤總額約占全國的9%,增幅遠遠低于全國20.9%的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前5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數量達11006家,增長12.7%,占全省工業企業的26.0%;同時企業虧損額增長49.3%,增幅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價格控制已經難以為繼,雖然發改委控制煤價,但計劃外的煤炭依然大幅上漲,電煤庫存下降,一些電力企業已經無錢買煤。中國經濟前景還不明朗,有關壓通脹還是保增長的爭議趨于白熱化,這說明,決策層還在等待形勢進一步清晰。
如果實體經濟形勢是如此不確定,我們怎么能指望資本市場的形勢是十分確定的?所謂確定說,不過是心理戰術的一種。
有趣的是,在同一天,《中國證券報》與央行的《金融時報》各自發表了對股市的看法,一喜一憂。中證報題為 《股市穩定健康關乎經濟全局》的文章重提中國經濟需要強大的資本市場,居民財產性收入依賴資本市場,股市下挫已經使估值合理,大非股東的承諾增加了市場投資價值。而《金融時報》在《理性看待當前中國股市調整》的文章則提到中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特性,提到全流通下估值重心的下移,而IPO步伐未停止表示 “中國資本市場能擁有海納百川的容量”。
中國資本市場不確定因素甚多,惟一確定的是全流通之后估值體系的下移,大小非減持的承諾無法改變這一點,并且,在筆者看來,這一承諾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因素。
投資者怎么辦?一句話,投資必須學會適應。當一切無可更改,讓我們承認現實。對于奧運蜜月行情,保持“平常心”。

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鴨子,由于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