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把握“一帶一路”,讓鋼鐵業市場更寬廣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7-02-13 10:30 評論:0 點擊:832
“一帶一路”的偉大規劃帶動著各行各業走出國門,也讓不少的行業拓寬了營銷之路,實現行業更加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對于鋼鐵業來說,“一帶一路”的發展促使部分產業鏈的轉移,既減輕了國內市場的負擔,也使得行業有新的方向,利于整個鋼鐵產業的升級轉型。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8.5%。我國企業對相關61國的新簽合同額1260.3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完成營業額759.7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7.7%。同時,多個重點項目都已開工建設,匈塞鐵路等項目也在順利推進。據了解,一帶一路合作的項目大部分為基建、鐵路等項目,這為鋼鐵的需求提供了很大的支撐。
所以說,把握好“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對于如何應對全球貿易紛爭,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提供了很好的藍本。
國內方面,今年鋼鐵去產能目標已相繼出爐,2017年中央企業鋼鐵去產能目標為595萬噸,其中河北省計劃壓減煉鐵產能1624萬噸,煉鋼產能壓減1562萬噸。江蘇利用2017-2018兩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170萬噸,其他省市、直轄區也有相應的產能目標陸續出臺。當“軍令狀”一出,各地區就得依照目標計劃按時按量去完成,把去產能的難題攻堅克服下去。
國內有去產能,對外有“一帶一路”,兩者相輔相成,都是為了行業的發展而存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行業唯有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談發展。中國作為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國家,無論是供給側改革還是“一帶一路”的方針策略,都為去產能帶來了良好的出路。通過“一帶一路”實現產業的轉移,減輕國內的生產壓力,同時開拓了國外市場,可謂是一舉兩得。
之前筆者也有提到過關于東南亞地區鋼鐵需求的狀況,許多國家或地區鋼鐵工業能力不足,需要大量進口我國的鋼材,而我們能做的不僅是源源不斷地出口成品材,還要學會實現產業的轉移,利用他國固有的優勢資源來發展本國的產業,既能帶動當地的經濟又能讓整個鋼鐵業的市場道路更加寬廣。
※ ※ ※ 本文純屬【鋼鐵世界】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