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的憂慮:比亞迪汽車銷量連續兩年下滑 與特斯拉競爭處于弱勢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21-01-25 14:48 評論:0 點擊:3285
家境貧寒,白手起家,創業26年,55歲的王傳福掙得了約1248億元財富。 記者觀察發現,從老本行起步,電池、汽車、半導體,王傳福實現了精準的三次大跨越。比亞迪相繼在電池、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領域做到了中國乃至全球領先。 截至2021年1月22日,比亞迪總市值達6627億元,成為市值僅次于特斯拉、豐田的全球第三大上市車企。 王傳福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動力電池,比亞迪已被寧德時代和LG化學超越退居全球第三。新能源汽車,與特斯拉競爭已顯出吃力之勢。 不過,比亞迪“不得已而為之”的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已經成為國內自主的車規級IGBT半導體產品領導廠商。在IGBT半導體市場供應相對緊缺形勢下,比亞迪半導體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白手起家到千億富豪 王傳福的發家致富之路,堪稱“草根”成功逆襲的范本。 早年的王傳福,成長道路充滿了艱辛。1966年2月15日,王傳福出生于安徽蕪湖市無為縣的普通農民家庭。五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加上父母,一家十口人,家大口闊,日子過得緊巴可想而知。13歲時,以木工手藝支撐全家生活的父親因病去世,哥哥王傳方被迫退學賺錢養家。 苦難,磨煉了王傳福的堅韌意志,并支撐著他完成學業,開啟逆襲之路。 公開信息顯示,1992年,26歲的碩士王傳福成為有色金屬研究總院301研究室負責人,主攻電池開發。1993年,王傳福被派到深圳,成立比格電池公司并擔任總經理。 上世紀九十年代,要花2萬元-3萬元才能買到一部的“大哥大”流行。“嗅覺”靈敏的王傳福意識到,電池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1994年,有了一定經驗技術積累后,王傳福選擇辭職下海創業。“身無分文”的王傳福多方融資未果,無奈之下求助于表兄呂向陽,獲得250萬啟動資金,創辦了比亞迪,成為中國第一家電池生產商。當時,比亞迪注冊資本450萬元,其中200萬元是王傳福的技術作價入股。 技術出身的王傳福堅持自主研發,并注意成本控制。1995年下半年,臺灣最大無繩電話制造商大霸將給三洋的訂單轉給了王傳福,比亞迪由此開始鵲起。 1997年,比亞迪年銷售額接近億元。在金融危機時,全球電池產品價格暴跌,比亞迪的低成本優勢表現得更為明顯。飛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先后向比亞迪發出了大額采購訂單。 在鎳鎘電池市場,王傳福只用了3年,便搶占了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一。自此,比亞迪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2002年,比亞迪成功在香港上市。2011年,比亞迪登陸A股市場。 如今的比亞迪,不僅僅是電池產業,還有包含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光伏業務等,公司還在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領域。 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比亞迪曾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領軍廠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也處于全球領導地位。比亞迪還是全球智能產品開發及生產和組裝的領先廠商。 多項業務、多個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比亞迪實現了高速發展。 2010年底,比亞迪總資產529.63億元,2020年9月底達1967.99億元,不到10年增長了1438.36億元。 比亞迪的高速發展也得到投資者認可,股神巴菲特曾大舉入股。二級市場上,比亞迪股價從去年初的47.67元/股一路上漲至今年1月22日的242.92元/股,漲幅達409.59%。其總市值達6627.20億元,位居全球車企第三。 作為創始人、實控人,王傳福直接持有比亞迪18.83%股權,不包括此前的減持及現金分紅,其僅持股財富就達1247.90億元。
※ ※ ※ 本文純屬【I虎氣沖天】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