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fā)表日期:2006-04-03 13:39 評論:2 點擊:2187
婺源簡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贊美家鄉(xiāng)婺源的詩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縣,歷史上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xiāng)。這里民風(fēng)純樸,文風(fēng)鼎盛,名勝古跡遍布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
這里山明水秀,松竹連綿,飛檐翹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綠水之間:或依山,隱現(xiàn)于古樹青林之間;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與層層梯田、繚繞云霧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兩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滿山的紅楓葉猶如一簇簇火苗爭奇斗艷。置身于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你感覺到心曠神怡和留連忘返。
婺源以山川之靈秀,土地之肥沃,物產(chǎn)之豐富,賢俊之廣眾而著稱。
縣境內(nèi)縱橫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澗與怪石奇峰、古樹茶亭、廊橋驛道融雄偉豁達與纖巧秀美于一體。著名景點有西北的大鄣山與靈巖洞群,東北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來就是游覽勝地。蘇東坡、黃庭堅、宗澤、岳飛、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贊美的詩文。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因襲唐詩而得名的宋代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里四周青山如黛,橋下綠水長流,橋的兩旁有廊亭,廊亭的兩旁有石桌石凳,在這里或品茶弈棋,或瀏覽風(fēng)光,讓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閑和寧靜。
離縣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鄉(xiāng)掃墓時親手栽植的古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逾800余年,長勢依然旺盛,古杉之巨,為國內(nèi)所罕見。
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鴛鴦湖,成群成對的鴛鴦,如鮮花綻開于湖泊之中,形影不離。
婺源不僅景色優(yōu)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歷來享有書鄉(xiāng)之譽。這里人杰地靈,名人輩出,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足見其文風(fēng)之盛。
婺源物產(chǎn)豐富,有遐名中外的茶葉“婺綠”,可謂中國綠茶中之上品;味道鮮美的荷包紅魚,被譽為“人間天物”;石冠群山的“龍尾硯”(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婺源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巖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有著世外桃園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游覽區(qū),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感覺。對那些久經(jīng)都市嘈雜喧鬧的人們和愛好旅游、美術(shù)、攝影的藝術(shù)工作者來說,到婺源一游或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不能說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選擇。 婺源景點
彩虹橋:
清華“彩虹橋”橫臥于清華鎮(zhèn)上街,初建于宋代,以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橋長140米,橋面寬3.1米,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組建而成,木板鋪設(shè)橋面,木椽青瓦結(jié)頂,廊亭兩側(cè)有欄桿和坐凳,供行人觀賞憩息。此外,附近還有唐代苦櫧、方塘等景。 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位于縣城東北30公里處,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公尺。建筑為清代中軸歇山式,宗祠內(nèi)凡木質(zhì)構(gòu)件均巧琢雕飾,有大中小的各種形體和各種圖案一百多組。刀法有淺雕、深雕、透雕、圓雕、細膩纖巧,工藝精湛,風(fēng)格獨特,被古建筑專家譽為“藝術(shù)寶庫”。
游客可從縣城的客運車站乘坐往江灣、大畈、小容、段莘、溪頭的車輛到達此景點。
鴛鴦湖:
位于縣境西部賦春鎮(zhèn),水面2300余畝。湖區(qū)幽雅恬靜、空氣清新甘美,山林蔥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碧水中央兀立有湖心島,島上建有湖心亭、廊橋、觀鴛閣等景觀,辟有桃、李、柑桔果園。1986年始,每年有2000多對鴛鴦翩然匯聚于此越冬,卿卿我我,悠悠樂樂,是全國最大的野生鴛鴦棲息地,被海內(nèi)外媒體譽為“生態(tài)奇觀”。1997年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以瑰奇深幽聞名,內(nèi)分靈巖洞群、石城古樹群、石林奇觀三個小區(qū),1993年列為國家森林公園。靈巖洞群由卿云、蓮華、涵虛、凌虛、萃靈、瓊芝等36個溶洞組成,洞體大者雄渾奇?zhèn)ァ⑿≌吡岘囆沱悾磧?nèi)保留有“岳飛游此”、“吳徽朱熹”等名人題墨千余處。現(xiàn)已開發(fā)、開放涵虛、蓮華二個溶洞。
李坑:
秋口鎮(zhèn)李坑村為南宋乾道三年武狀元李知誠故里。村內(nèi)的260多戶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兩岸,故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村內(nèi)有明清古民居、古橋、古亭、古樹等景觀。村中那清澈的小溪映照著浣衣女美麗的身影,倒映著粉墻黛瓦的古民居,處處都將滯留你的腳步。
文公山:
這是一座文化名山,位于縣境南部曉林鄉(xiāng)境內(nèi),距縣城紫陽鎮(zhèn)29公里。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山上林木蔥翠,主要景觀有積慶亭、古驛道、朱熹祖墓、桂花塘、敬亭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手植的古杉群,現(xiàn)存有16棵,最高的38.7米,最粗的胸圍有3.07米,有“江南杉王群”之譽。1985年列為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浪跡天涯逍遙自在 瀟灑人生悠哉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