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實體書店迎挑戰 “網絡低折”之謎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9-06-20 13:54 評論:0 點擊:2101
書店的噩夢——低折扣
一本中華書局版的《于丹<論語>心得》標價20元———在上海書城,如果你只買這一本書,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如果你買200元書,則可以辦一張9.5折卡,買1000元可辦9折卡。顯然,傳統書店對打折銷售很排斥。
在網上,就完全不一樣了。兩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網上書店對手———當當和卓越,網頁上《于丹<論語>心得》一律打6.5折。你只需要花5分鐘時間,注冊、填寫送貨地址、提交訂單,第二天書就會送到你指定的地方,只需付2元送貨費。如果再買本《于丹〈論語〉感悟》,湊滿30元,甚至可以免去送書費。
“現在誰還到書店買書啊,又貴又麻煩……”這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的一位書迷的“肺腑之言”。
網絡圖書市場靠著殺手锏———低折扣吸引消費者,并且發展迅猛。而金融風暴后,傳統書店的經營在逐漸萎縮。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書店心急如焚。
不少書店業主向記者反映這樣的情況———讀者帶著筆和紙來到書店,直沖新貨上架區域,把最新出版圖書的書名抄下,然后再到有低折扣的網絡書店購買。“我們無法阻止讀者這樣的行為,畢竟提供新書信息也是書店的服務之一”,滬上新書上架最快的季風書店銷售部經理劉紅珍無奈地表示。
網絡購書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金融風暴之后,高昂的書價讓愛書人卻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網絡書店的懷抱,由此不難理解網絡書店銷售業績的逆勢走高。
九久網絡書店董事長黃育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上購書確實越來越熱。他透露,2008年九久讀書人的銷售收入達到1.8億元,比2007年增長20%,“雖然目前處于經濟蕭條時期,但所謂危機,便意味著危機中也有機會。”據了解,網上書店一天之內有4個訂購高峰期,分別是9點、12點至13點、18點、22點。4個訂購高峰中,3個都出現在上班時間,22點時,實體書店則已經基本關門了。“網絡書店的出現,其實是拓展了一批原本不買書的人群。”
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總人數已經達到2.98億之多;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7400萬人,市場規模突破了千億交易大關。盡管如此,相對于美國67.8%的網購普及率,目前網絡購買圖書在中國的普及率僅為26.2%,未來增長空間之大不難想象。
與此同時,網絡書店大多追求大而全,這一點卻受到部分業內人士的質疑。“事實上,所謂的‘大而全’很多時候都是‘樣樣皆通,樣樣疏松’,尤其在專業書籍上,網上書店經常不能提供消費者需要的書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選擇上網購書往往是以消遣娛樂以及職業輔導為主,而專業人士更傾向于在專業書店選購,畢竟專業書籍需要翻閱后才能知曉其是否能解答購買者的問題,而網絡書店在閱讀服務上的缺失,也會讓一部分消費者掉頭走向傳統書店。
實體書店被動迎接挑戰
在現今出行成本提高,交通狀況不盡如人意的狀況下,便捷、運送低成本,成為網絡書店擁有的利器。目前,滿一定消費額就免費送書上門的優惠服務,的確是一般傳統書店無法做到的。
“對讀者而言,出了錢,馬上享受到便捷的人性化服務,這是網絡的優勢。”上海博庫書城企劃經理朱兵如是說。他稱,博庫書城面對網絡書店的挑戰已經全力而為,“現在有實力的門市書店都要開拓網絡市場,畢竟現在網絡書店那么火,在照常經營門市書店同時,總希望能拓展網上業務,分享網絡書市場帶來的利潤。”
然而,博庫書城準備轉戰博庫網絡書店也并不容易。朱兵坦言很累,“與當當或是卓越相比,除去人工、物流,我們書城的運行成本很高,每天的電費,租金都要花去好多。夏天馬上就要到了,書城一天的空調費是7000元,這是網絡書店完全不需要的支出。”
此外,由于博庫網絡書店推行“買書自取”,不少讀者還做出更加過分的舉動。“由于書店咖啡吧有無線網絡,有些人先在網上下訂單,以7至6折的優惠購買圖書,再以急需取貨的理由,當天就在書店領走圖書。”朱兵無奈表示,“我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利潤一點點流失,但卻無能為力。”他認為,“相比于網上書店,傳統書店經營成本較高,圖書銷售早已是薄利行業,如今,網絡書店對我們的打擊實在太大。”
低折扣謎底——一次性清款
網絡書店以如此低折扣的優惠吸引消費者,難道就不怕虧本?對于記者的疑問,朱兵透露,一次性清款是網絡書店最大的優勢。“網絡書店也不是所有的書都有低折扣,通常他們以重點圖書去帶動其他圖書,順便再在郵費上給出優惠。”
朱兵說:“一些網絡書店會挑選一些暢銷書,然后與出版社溝通,通常一次性買幾十萬本,然后一次清款,出版社沒有理由拒絕網絡書店一次性拿那么多貨的誘惑。出版社一般會給他們5折,甚至4.5折的優惠,所以網絡書店再怎么賣,肯定不會虧。”
他舉例《明朝那些事6》的銷售說,“出版方海關出版社不算一個大型出版社,他們給當當網的拿貨量不會低于20萬冊,這個總價足夠把這本書的成本全部拉回來了。而實體書店就不一樣了,實體書店一般是代銷者,而出版社給出的折扣又與網絡書店不一樣,一般是在7折左右,而且實體書店付錢都是一個月或是一季度,這樣才會導致有很大差別。”此外,出版社在實體書店銷售還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碰到書店退貨或積壓太久買不動,這些問題都是出版社不太愿碰到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網絡書店只是在重點圖書上有低折扣,其他書的折扣并不低,“像當當或卓越在北京地區都基本靠少兒圖書賺錢,而且在那個市場,這方面的圖書基本都被他們壟斷,譬如兒童繪本,在國內剛起步,而在網絡書店卻賣得非常火。”
此外,一些過季圖書無人問津,形成大量積壓,出版社為了清理庫存會以3折價賣給網絡書店,于是網絡書店不僅成了出版商最大客戶,同時,也成了出版社了解圖書出版后銷售情況的晴雨表。
無序價格戰折扣會越來越低?
實體書店對網絡書店實行低折扣售書的行為深惡痛絕,但是網絡書店卻自稱競爭太激烈,實為“迫不得已”。記者曾在當當網和卓越網上發現,如果當當網在某本書的價格上下降了0.1的折扣,卓越網就會緊跟下降0.1的折扣,雙方你來我往,直到價格跌破5折。對此,當當網項目經理趙先生稱:“網上圖書銷售的比價情況比較普遍,渠道之間的價格競爭,有時也讓我們的低價銷售局部出現虧本現象。”
不過趙經理仍表示:“我們如此促銷,主要是吸引消費者。一本書虧掉的價格,靠的是顧客以后的再消費來平衡收支。網上書店折扣很低,一方面是出版社的供價較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網上電子購書商務競爭激烈所致。”
趙經理嚴肅地指出:“現在北京地區已經有多家傳統書店做出了網上銷售的舉動,也有書店表示開設網上書店的意向,這將令網絡書店競爭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果有人挑起價格戰,那么我們也不得不自衛。”


※ ※ ※ 本文純屬【qingqing】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