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世界如斯殘酷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1-05-04 13:01 評論:0 點擊:1408
2011年04月30日 來源:上海壹周 (2011.5.2 娛樂13)
被護得太好,必玩得不轉,故事的一半,小紅帽就要被大灰狼吃掉。
文/莊小哥
在一堆女朋友中,我有個很強的論斷,就是姑娘家應當于18歲之前把《欲望都市》和《絕望主婦》什么的都看一遍過去,而18歲之后就少碰這么彪悍的題材,多去看看純愛啊、童話啊、大結局那種。“我不是教你詐,親愛的各位,”每每聚會,就這個話題我總是需要不厭其煩地一再申明,“如果將來我生了個女孩兒,一定是這么教育來著。”一開始她們給出反應當然是眾皆噴倒,充滿鄙夷的眼光刷刷看過來:“未來的酷媽,你也太沒譜了,給個理由先。”
生而為人,兩性關系是這條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的路上必修之重量級課程,它的終極難解程度無論在社會學家還是心理學家看來,都不亞于數學家眼里的黎曼猜想,而對于普通身份者,在這一生之中,要做的并非找到那些未知的解,卻是掌握已知的步驟與規則,則借鑒前人的經驗便顯得十分重要。一個屏蔽良好的成長環境,如果不讓你接觸真實世界的復雜規則,則開始進入之時往往便玩不起,玩得吃力乃至崩潰。對于女性來說,這一點尤其尤其要命。現實無數次地驗證過,道德上無可挑剔的女人在婚姻中往往極度不幸福,她的好非但無助于增進親密度,反而成為對方的壓力乃至逃跑的理由……可憐一個個好女人死得不明不白。
免疫學上有個“衛生假設”,道理大體與此相同,指的是生長在過于干凈、細菌較少環境中的嬰孩,長大后發展成過敏體質之幾率也較大,這很可能便是現代社會各種過敏癥越來越常見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位聰慧過人的姐姐,如此評判我年輕時候一段極其不愉快的感情糾葛,她用了一句話:曾經我很有可能就是你了,但比你稍稍幸運一點,沒有陷進去,因當時記起了父親告訴過自己,男人到底有多壞。
我們無法回避的事實是,身處進化至今日的人類社會,任何事物都在抽離它牧歌田園時代的美好面目(即使那也僅僅是假象),而變得像一場身不由己的游戲。2009年年初,來自倫敦大學的羅伯特·塞默(Robert Seymour)等人,在一份叫做《理論生物學》(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的期刊上發表過一個耐人尋味的報告,一語道破了人類擇偶的實質與無奈。這些好事之徒平常工作是以計算機模型研究各種大型社會關系,某天卻突發奇想,把該模型改造成了一款兩性對壘的電腦游戲,以博弈論思想來檢驗其中的男女角色如何來建立伴侶關系。這個博弈過程最終被證明有著無法規避的原則:只有足夠長的時間尺度才能使雙方都獲益,快速融合沒可能。因為,女性須通過過程來和自己的需求做比較判斷,男性須通過過程來反復證明自己是否合格。太古老的結論,不是嗎?但它揭示的卻不啻某種含有真理成分的事實。對,你需要技巧、需要斡旋、需要城府,來贏得,最后的勝利。
倘若你18時還只不過知道《茜茜公主》電影里面那一套,我不覺得你能勝任這次對抗。
但,或許有人接著問,為什么要成年后去看童話與純愛?
那是因為,我美麗優秀的姐妹們啊,在知曉部分真理的前提下,我們不應該拒絕更多真理,愛情之所以成為愛情,便在于它除了像一道難題,也會像一場休憩,如前所述,破解的任務與我們普通人無關,則贏不贏有什么重要?就這樣接受世界原本的設定開始上路吧,投入的勇氣多不多,才決定你有無快樂的能力。
※ ※ ※ 本文純屬【onlylong】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