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6-12-07 15:54 評論:1 點擊:1592
像很多人一樣,我曾經期待亞洲貨幣,特別是亞洲新興國家的貨幣在2006年對歐元和美元升值。今年這一現象并沒有發生。
的確,人民幣對美元已經有所升值,但是對歐元或者英鎊,卻沒有等幅升值。照目前的趨勢,今年歐元和與其相隔英吉利海峽的英鎊將繼續走強,不論對中國和印度的貨幣還是對日元和美元。
如果考慮到歐元區和美國的經濟增長情況,2006年歐元相對于美元走強的表現并不奇怪。歐元區2006年單位資本的經濟增長很有可能超過美國。但是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卻難以解釋歐元何以能夠相對于人民幣升值。
鑒于現在中國向歐洲的出口與向美國的出口規模差不多,我甚至懷疑以貿易量為權重計算的人民幣幣值今年可能根本沒有貶值。
還有另外四個事實。第一,美元對歐元下跌看來是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美元走軟和美國長期利率的下跌,并不能阻止美國國外不愿繼續為美國提供融資引起的硬著陸。要防止硬著陸,需要美元走軟和長期利率上升相結合。
第二,美元對歐元和英鎊下跌,以及外國股權市場的表現良好,意味著美國的凈國際投資頭寸(簡單地說,就是美國對外投資和外債的美元價值之差)今年不會再次惡化。美國在歐洲資產的美元價值會持續上升。
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不再是外國投資者投資的好地方。如果美國以外的投資者強迫美國出售其歐洲資產來為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融資,就會比讓美國繼續以其美元價值不斷增長的歐洲資產為抵押借入資金獲利更多。
第三,過去歐元走強通常與亞洲新興國家的儲備大幅增加相聯系。這是美元走軟并沒有導致美國長期利率上升的潛在原因之一:當私人投資者不愿為美國提供融資的時候,亞洲中央銀行則愿意以相對比較低的利率為美國提供融資。我很有興趣看看11月底亞洲國家的儲備數據。
第四,很多身在國外的英國人不愿看到英鎊走強。至少身在迪拜的英國人不愿看到。他們在迪拜可能不需要交稅,但是他們卻為與美元掛鉤的貨幣幣值變化而付出代價。當然,到迪拜旅游的英國人持相反觀點,他們喜歡英鎊走強。(作者為紐約盧比尼環球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王慧卿譯)

我是這樣想的,所以就這樣說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