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6-12-14 17:41 評論:0 點擊:1537
年底了,各行各業都在忙著進行年終總結和盤點。回首這一年,中國樓市上也是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它們牽動著千千萬萬百姓的心,也吸引著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更能從一個側面展現出中國樓市發展的歷程……
國六條 如同陰晴不定的天氣一樣,中國的樓市也處于一個動蕩不安的階段,房價如同吃了壯陽藥一般持續堅挺,絲毫沒有萎縮的跡象。而今年的5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針對房地產業新的“國六條”,中央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再一次繃緊了大家的神經。
政策還未出,開發商就已經有所收斂,可以說他們有那么一段時間表現得有點乖,甚至有些開發商有意無意的跳出來喊冤,自稱日子不好過,好不好過,大家都心里明白。有關人員解釋說,調控存在滯后效應,它的影響會在以后一兩年凸現出來。
90平米 最有意思的是關于“90平米”概念的理解。因為就是僅僅對于這一概念的解釋,有關部門就反復多次的給出理解上的澄清,這一澄清不要緊,不但讓老百姓更加感到云遮霧繞,稀里糊涂,而且對于那么有權威的部門更加持懷疑態度,他們到底還可不可信?引用網友一句既時尚又一針見血的話,“90平米”真是中國房地產的“達芬奇·密碼”!我要說,這何止是《達芬奇·密碼》啊,簡直就是《碟中諜》嘛!
房奴 說起房奴,應該說是大家最熟悉的了。這是今年流行起來的一個新詞,它指的是那些月供占到其收入50%以上的房貸一族。根據媒體的調查,在九成多的房貸者中,有三成以上的人成為房奴。據悉,這些人不敢娛樂、旅游,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更沒時間享受生活。
“房奴”這個頗具視覺殺傷力的調侃稱呼,不知會勾起多少人的傷心事,更不知會讓多少老少爺們姐們郁悶不已。
有的人做了房奴,當初買房時的那種欣喜逐漸退卻。難道買房真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但有人做了房奴,仍然能夠過得開開心心,或許他們懂得自我安慰吧!沒辦法,只能苦中作樂了,明知道這是一杯苦酒,也得心甘情愿的喝下去,而且還不能說苦。誰讓咱有那欲望呢?
有人租房就不會這樣了。當然還有像我這樣連當房奴的資格都沒有的一大批無產者,我們心中的苦能對誰言呢?
反抵押貸款 因為我們知道老人通常的做法是將房產傳給子女,但是有的老人沒有子女;有的子女本身有住房,他們真正的負擔是父母的贍養開支;也有的子女無法盡到贍養義務,老人的收入又不足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如果能使老年人價值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自住房產在其有生之年逐漸變現,使其具有自己安排晚年生活的支付能力,同時又能繼續使用這套房屋,無疑是解決這些人養老問題的好辦法。
其實這就是新興起的“住房反向抵押貸款”,該方案可以投保以房養老。投保人可以用居住房屋的產權作抵押,按月從保險公司領取現金直到身故。這相當于保險公司通過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買投保人擁有的房屋產權。其操作形式類似于把“住房抵押貸款”反過來做,因此被稱作“反向抵押貸款”。
盡管如此,由于種種原因,它的前景不容樂觀。
啃老族 據調查,買房成了絕大多數“啃老”族向父母開“口”的最大原因。在某房地產網公布的調查中,在回答“年薪達到多少會考慮買房”的問題時,選擇年薪達到5萬~10萬元會考慮買房的人數最多,占38%;有15%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年薪達到3萬~5萬元時就會考慮買房。面對現在居高不下的房價,這樣的年薪就有這樣的購房計劃,原因就是“啃老”盛行。
但,不啃老就買不起房,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也是擺在眼前的事實。看來,年輕人要不啃老買房,除了憑自己能力打拼外,更在于改變居住觀念。
異地購房 大城市房價的飛速上漲,助推了“異地養老”一詞的誕生。拿北京為例,北京的房價著實讓北京人只能看著眼紅,因此為了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許多人寧肯跑向郊區甚至北京周邊城市置業。
北京人為什么放著首都老家不住,要遷居河北呢?一句話,都是高房價惹的禍。連續幾年,北京等大城市的房價不斷攀升,而近鄰河北省的二線城市,房價卻相對低廉得多。據說已經有10萬北京人選擇了在河北買房,這無疑惹火了燕郊、涿州等一大批二線城市的房價。
當然,老年社會的不斷發展,養老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特別是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更高要求,郊區甚至異地購房更是盛行。
限價房 限價房可以簡單理解為限房價、限地價的“兩限”商品房。
其實對于限價房的爭論各方學者專家意見不一。有人說限價房可以做,還有人說限價房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被宏觀調控委以重任的限價房,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因此,只要從理論上可行,那么就有嘗試的必要。關鍵是如何落實和問責制的建立。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使得宏觀調控成“空調”,那就什么都做不成了。看來只能是加大監督和懲戒力度。
個稅 今年7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住房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108號文)突然現身,也就是說,二手房交易個人所得稅終于下達了一紙“強征令”。
其實去年就有“六·一大限”的嘗試,只是沒見成效。一時間,全國各地樓市的房地產交易中心人滿為患,趕在正式強征之前避稅的交易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有意思的是,強征開始首日,各地二手樓市便瞬間從沸點降至冰點。
隨著各地樓市細則的相繼出臺,本來前期低價拋售房源的房東開始后悔。在一些城市的細則中都有采取對交易全額征收1%至2%稅率的方式。
教育地產 教育同地產結合起來以后,教育便成了一個可以點石成金的魔杖。近年來,凡是引入“教育地產”概念的樓盤大多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銷售業績。
自從房地產進入大眾消費時代之后,教育地產一片熱火朝天。然而與其它新興事物一樣,剛開始走俏的教育地產同樣面臨著許多令人困惑的問題。于是,如何建設高品質的教育社區便成為地產界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
其實教育與地產從結合以來,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創造了樓盤熱銷的喜人勢頭,為發展商帶來豐厚的回報,但另一方面它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教育與地產的完美結合還需要我們一起探索。
住宅禁商 “住宅禁商”規定的出臺,實施好了,是一項善舉,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住宅從事商業活動的擾民問題。但是,要想徹底實行“住宅禁商”,各方面的問題肯定會接踵而來。
其實,禁止究竟有沒有必要,關鍵是參與主體能不能真正和諧發展。

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