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科學家們計劃進行有史以來首次地幔層探索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2-10-08 08:57 評論:0 點擊:999
太空并非是最終的領域,人類已經實現了在月球表面行走、發射衛星離開太陽系的邊緣,我們甚至擁有一架在幾百萬公里之外的火星表面移動的漫游者。但是最終的領域更接近于我們的家園。地幔位于我們家園的外殼之下,但人類從未抵達那里。來自國際海洋鉆探計劃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將開始一項耗資十億美元的探險來鉆孔到達地幔層,這項探險將有史以來第一次收集到地幔樣本。
地幔位于地殼之下擁有3000公里的厚度,在大陸板塊大約35到70公里下方,而在大洋盆地大約5到10公里的下方。國際海洋鉆探計劃的這個多學科團隊已經在太平洋選擇了三個合適的位置,這些位置地殼是由蔓延的海嶺形成而且是地殼最薄的位置。當其中之一的位置被選定之后,他們希望向下鉆6公里進入地幔層。
然而幾個技術性難題仍然存在于國際海洋鉆探計劃團隊和地幔層之間。他們將在日本深海鉆探船地球號上進行工作,地球號有攜帶十公里長的鉆桿的能力。太平洋海底極度堅硬的火成巖海底盆地大約有4公里厚。一旦鉆探設備成功穿過海水抵達海底,他們將在海洋盆地鉆出一個只有30厘米寬的孔洞。鉆頭需要每工作50至60個小時就更換一次,新鉆頭從4公里上方的船上被引導進入30厘米的孔也為這個項目增加了難度。
南安普頓大學的達蒙-特里是該項目的共同負責人,他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到:“這個任務對于團隊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也是地球科學領域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嘗試。”特里說道:“這就相當于在游泳池底懸掛一根人類頭發粗細的鋼繩弦線并且把它插入到底部一個1/10厘米寬的管套當中,然后在地基上再鉆上幾米。”
地幔是驅動我們地球工作的引擎,而且也是我們地震、火山噴發和大陸移動的原因。我們教科書上有卡通圖片,但是缺乏詳細的知識。如果團隊成功鉆孔,他們將能夠從這個我們從未到達的地層取回幾個大約8厘米寬9米長的樣本。國際海洋鉆探計劃團隊仍然未達到十億資金的目標,日本政府是目前最大的投資者。特里希望如果找到進一步的資金支持,他們能夠在這個十年結束之前開始鉆探。
※ ※ ※ 本文純屬【smile^益】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