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研究發現人類的智力正在退化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2-11-15 10:01 評論:0 點擊:995
發表于11月12日《遺傳學趨勢》雜志上的這項研究辯論稱自從數千年前我們開始了愚鈍的農墾生活之后就失去了變得更聰明的進化壓力。斯坦福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杰拉德-克拉布特里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的智力發展和數千種智力基因的最佳化或許在我們的祖先出現在非洲之前就在分散的人類群體中出現!笨死继乩餇庌q稱從那以后人類智慧就在走下坡路。
這個理論并非沒有遭受批判,與《生命科學》接觸的一位科學家表示人類不是在失去智慧,只是把它們轉化為各種各樣的智慧類型。早期的人類借助他們的空間能力生活,比如說快速制造一處住所或者刺中一只劍齒虎。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擁有來完成簡單任務的空間能力,比如說洗刷碟子或者修剪草坪。研究人員指出,事實上這樣的任務需要許多的智慧。
而且我們能夠感謝我們的祖先和高度協調的自然選擇機制讓我們擁有這些能力。與此同時,下棋或者寫詩的能力很可能進化成為附加的效果。但是在農業傳播之后,當我們的祖先開始生活在愚鈍的農業群體之后,保持那些基因處于頂峰條件的強烈需求逐漸減弱了。論文中爭辯稱,這個時期的智力進化優勢不可能比我們采集狩獵時期更大。
研究人員在雜志的文章中寫道:“一個采集狩獵的人如果無法找到提供食物或者住所的正確方法,他以及他的后代或許會死去。然而一個現代的華爾街管理者即使做出一種類似的概念錯誤的話也會獲得大量的獎金并且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助手。很明顯,極端選擇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研究人員寫道,大約2000至5000種基因決定人類的智力,而且這些基因對于有害的變化或者突變特別敏感。研究團隊根據突變率的知識做出結論,一般人類會出現兩個智力萎縮的基因變化,這種變化是在最近的3000年中進化形成的。這種假設最初是違反直覺的。畢竟全世界的IQ在過去的100年間已經出現了戲劇性的增長,這種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弗林效應。
但是大多數的智力增長或許是由于優生、更好的營養以及較少暴露在鉛等導致大腦智力障礙的化學物中。華威大學心理學家托馬斯-希爾斯說到,但是人類擁有了更多的智力基因突變并不意味著人們的智力正在退化。相反的是消除成為一個極強的獵人或者采集者的壓力讓我們進化成為擁有不同類型智慧的多樣化種族。
※ ※ ※ 本文純屬【smile^益】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