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7-08-21 10:40 評論:0 點擊:4842
動詞表示一種動態,新聞標題在濃縮新聞內容時,如能恰到好處地用上一個動詞,就能增色不少,給人以形象生動、躍然紙上的感覺。如EARTHQUAKE HITS OSAKAKOBE(地震重襲(日本)皈神地區)遠比 EARTHOUAKE INOSAKAKOBE顯得具體而達意。標題中用了動詞,固然好處不少,但也給我們閱讀英語報刊增加了一個困難。
我們知道,英語中的動詞有時態變化,在英語新聞標題中也不例外。但由于新聞標題必須言簡意賅,不可能采用英語的所有時態形式來濃縮新聞事實。為此,新聞標題形成了自身獨有的時態特點,以達到使動詞既傳神達意又具時間感的目的。英語報刊的新聞標題中一般不用過去時態,當然更不用過去完成時等時態,而采用現在時態,使讀者閱報時一如置身于這條新聞事件中,這叫做“新聞現在時” (Journalistic present tense),與文學寫作中的 “歷史現在時”,(historical present tense)實際上完全一樣。所以,英語新聞標題中常用的動詞時態主要有三種:一般現在時、將來時和現在進行時。現分述如下:
1)一般現在時通常被用來表示過去發生的事。
通常情況下,報刊所載消息多為己發生過的事,按日常英語語法,標題中的動詞應使用過去時態,但是這樣容易給人產生一種陳舊感,似有‘昨日黃花,之嫌,缺乏吸引力。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英語新聞標題常用一般現在時從形式上來增強報道的新鮮感(freshness)、現實感。reality,和直接感(immediacy)。此外,標題采用動詞的一般現在時還可省去動詞過去式構成中常見的“ed”兩個字母,節省標題字數。正因一般現在時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的這一特殊。用法,初讀英語報紙的讀者應特別注意這一現象,不要把它誤以為是日常英語語法中的一般現在時,從而影響對全文內容的閱讀與理解。例如:
COMEBACK GIVES CHINA A SENSATIONAL THOMAS CUP WIN(=THE COMEBACK GAVE CHINA A SENSATIONAL THOMAS CUP WIN )中國隊反敗為勝榮獲湯姆斯杯
STREET BATTLE IN HEAVY SHELLING AS PEACE TALKS PROCEED(=STREET BATTLE IN HEAVY SHELLING AS PEACE TALKS PROCEEDED)和平會談進行之際巷戰依然炮聲隆隆
2)動詞的將來時更多地直接采用動詞不定式來表達。
英語新聞標題中動詞將來時的表達形式除一般將來時“will+動詞原形”外,更多的還是采用“聯系動詞be+動詞不定式”結構,其中聯系動詞be通常省略,以節省標題字數。換言之,動詞不定式在英語新聞標題中可直接表示未來動作,這是因為不定式標志“to”只由兩個字母構成,比一般將來時中的“will”來得少,故頻頻見諸英語報端。例如:
LAST TWO BEIRUIT HOSTAGES 'TO GO FREE'(=THE LAST TWO HOSTAGES IN BEIRUIT ARE 'TO GO FREE')貝魯特最后兩名人質“獲釋在望”
FLORIDA FREEZE TO INCREASE AREA PRODUCE PRICES(=THE FREEZE IN FLORIDA IS TO INCREASE THE AREAS PRODUCE PRICES)佛羅里達嚴寒將使該地區農產品漲價
3)現在分詞直接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事件。
對于正在發生的事態或動作,英語新聞標題也按日常英語語法規則處理,采用現在進行時"be+現在分詞”這一形式,但其中“be”又通常省略。因此,剩下的現在分詞便在新聞標題中直接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正在發展的事態。例如:
SIGNS OF RIFTS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THE SIGNs OF RIFTS ARE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阿根廷軍人政府出現內訌跡象
DEPOSITS, LOANS RISING IN SHANGHAI(=DEPOSITS AND LOANs ARE RISING IN SHANGHAI)上海儲蓄與貸款額見升

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