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論為何再次甚囂
字體:
大
中
小 發(fā)表日期:2007-09-06 00:13 評論:0 點擊:1539
繼8月23日站上5000點之后,9月3日,上證指數得意洋洋地上漲102.23點至5321.06點。不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和上證指數到達5000點時一樣,最近對泡沫的討論再次甚囂塵上。
9月3日,一向持中立態(tài)度的深交所在其針對深市主板2007年半年報的分析報告中,提示投資者謹防業(yè)績增長背后隱藏的泡沫性因素。該報告指出,上市公司投資收益對業(yè)績增長的貢獻度大幅提高,主營業(yè)務貢獻度相應下降,使得其盈利增長缺乏持續(xù)性。
從8月28日至29日,三大證券報或在醒目位置意味深長地回顧市場風險,或者旗幟鮮明地用評論員文章大鳴警鐘。
摩根士丹利日前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A股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增長被投資收益及非經營收益所夸大,預測2007年市盈率達到58倍,為新興市場歷史上最大的泡沫。
摩根士丹利認為,短期內A股仍可維持升勢,但這個泡沫將于未來12個月內爆破。
泡沫無法視而不見 對于泡沫的爭論由來已久。當股指每踏上一個整數關口,對泡沫的爭論就會如影相隨。不過相對于以前的唇槍舌戰(zhàn),現在從分析人士到個人投資者似乎已經坦然地面對泡沫的存在。
“泡沫是客觀存在的。”中投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大慶在接受記者采訪說,“以前市盈率在20倍至30倍時,投資者擔心會不會出現泡沫。現在40多倍的動態(tài)市盈率,再討論是否有泡沫已經失去了意義。”
“沒有泡沫我們賺什么?”一個股民對記者說。
據深交所統計,深市主板目前加權平均動態(tài)市盈率已達42倍,而同為亞洲新興資本市場的香港地區(qū)平均市盈率僅為15倍,韓國僅為10倍,新加坡為13倍,印度為25倍。
投資大師羅杰斯近日表示,“中國股票的泡沫正在醞釀中,可能會惡化,但目前還沒有。如果未來再漲一兩倍,達到100-150倍市盈率,那么泡沫就危險了。”
拉攏更多投資者來創(chuàng)造價格上升的趨勢通常是制造泡沫的一種手段。負實際利率、股市的賺錢效應和煽動人心的宣傳正在促使越來越多的個人加入到炒股大軍。
根據中登公司數據,截至2007年8月31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達到11878.74萬戶。2005年底,滬深兩市賬戶總數才7336萬戶。也就是說,自2005年底牛市啟動以來,新增開戶數達到4524萬戶。
學會“在泡沫中游泳” 不過,東方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鄧宏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不認為有泡沫,現在的行情只是對未來業(yè)績增長的透支。”鄧宏光說,今年上市公司中報每股收益增長65%,其中13%來自于與股票相關的投資收益,2%-3%來自于資本市場收益,50%來自于主營業(yè)務增長。
據統計,深市主板487家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2007年上半年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195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3.53%。滬市上市公司整體業(yè)績也呈大幅增長的態(tài)勢。852家上市公司中241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50%,67家公司扭虧為盈。
“整體來看,估值有點高,但是目前關鍵是企業(yè)的利潤增長還能支撐。”長江證券研究所史朝興說。
但他預計2008年業(yè)績會明顯下滑,生產要素價格的持續(xù)上漲必將壓縮企業(yè)利潤。“2007年是豐收年,但是2008年利潤將會迎來拐點,屆時市場將會調整來反映業(yè)績變化”。
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是理性地遠離泡沫還是選擇“隨波逐流”?陳大慶認為,當其他人都在享受泡沫帶來的盛宴時,如果保持理性退避三舍,那么資產照樣縮水;一旦泡沫破滅,同樣會受到損失。“對于個體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參與其中,即使清醒地認識到泡沫存在,也不得不‘在泡沫中游泳’”。
巴曙松:資產重估或引投資理念二次革命
“關于中國資產價格的重估,可能會出現一個從中國內地到香港到海外相關市場逐步推進的趨勢,這個趨勢可以稱之為中國價值重估浪推進理論,即中國的崛起和中國居民理財意識的崛起所帶來強大的投資意識,帶來對關于中國資產的重估。”9月2日,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長巴曙松在北京證券業(yè)協會舉辦的講座上作出如上表示。
2005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股指上行,國內資產價格重估有愈演愈烈之勢。巴曙松認為,中國資產重估波浪不斷推進的過程,不僅僅是資產價格提升,而是結構性的調整,更為重要的是,可能引發(fā)中國投資者關于投資理念的又一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人們對價值投資理念的認同和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崛起。第二次革命則是以資本市場的全球化開放為契機,在中國的價值投資理念中,加入全球化的元素,即重新評估同樣一個公司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處于什么樣的價值,該怎樣定價。
“上證指數過了5000點之后,如果你跟我講價值投資,我認為你在給我講故事,所以更加注重市場的趨勢和動量。導致市場調整的推動因素,是投資理念的二次革命,不能忽視了一個正在開放的資本市場所帶來的整個投資的資產變化。”巴曙松說。
他還強調,在二次革命中,上市企業(yè)盈利能力仍舊是資產估值的基礎。他分析說,今年二季度上市公司業(yè)績的驚喜,是推動市場上揚和信心增強的重要力量。現在市場的估值水平基本上體現了2007年利潤超增長的估值,下一步大盤走勢關鍵還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續(xù)性。如果這種盈利快速增長的趨勢一直可持續(xù)到明年,那么大盤往上還可以看高一些。
對于中國大陸是否會重演日本、中國臺灣等曾經出現的股市泡沫,巴曙松認為,中國大陸有可能躲過這個現象,原因是:首先,在日本和中國臺灣省工業(yè)化過程基本完成后,沒有很多的基礎設施投資機會,于是股市升值和資產價格上揚,而中國大陸目前還有大量基礎設施等可以吸收大量的資金,所以不會導致資金過分的泡沫化。第二,中國有一個完全按照國際化估值的香港,香港的估值給了投資者一個參照,對A股市場起到了清醒劑作用。而以前的日本、中國臺灣省則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
巴曙松擔心,現在一發(fā)行新基金或者老基金持續(xù)銷售,規(guī)模達到100億或者90億,按契約規(guī)定時間期限內完成建倉,這樣不斷把藍籌股推高,如果這個市場出現調整,流動性管理不好,會出現中國第一只不得不暫停贖回的開放式基金。他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市場的判斷,他個人認為,基本上還是一個居民資產轉換持續(xù)推動的、趨勢性占主導的時期。根據從一些公募、私募基金了解到的情況看,他們認為還有機會,但是下一步的走勢,還要回過頭來看上半年的盈利增長和質量。

行走江湖 身不由已 
※ ※ ※ 本文純屬【綠影仙蹤】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