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電商Q3財報大考,京東向左,當當唯品會向右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4-11-27 08:50 評論:0 點擊:797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4Q3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2.95萬億元,同比增長17.7%,環比增長4.5%,整體繼續增長。日前,各大電商Q3財報的陸續公布,各電商的“家底”逐漸披露,整個2014年的業績也大體能看得出一二,而未來的走向也初見端倪。 隨著當當網Q3財報在11月25日晚的公布,中國電商企業們Q3的業績基本出爐了。
雙十一的勝利結束,中國電商市場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4Q3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2.95萬億元,同比增長17.7%,環比增長4.5%,整體繼續增長。日前,各大電商Q3財報的陸續公布,各電商的“家底”逐漸披露,整個2014年的業績也大體能看得出一二,而未來的走向也初見端倪。
比較讓人關注的焦點是京東和阿里巴巴。兼并了騰訊電商業務意圖大展拳腳的京東,業績并不光鮮, 2014年第三季度雖錄得673億元交易總額,,但凈虧損1.644億元,凈利潤率只為-0.6%。而京東自認為的假想敵阿里巴巴Q3交易總額5556.66億元,凈利潤68.08億元。二者的差距,并未見到實質性的改變。非但如此,京東的“業績”含金量以及“潛力”相比唯品會、當當、聚美優品而言,也有所遜色。比如唯品會第三季度營收達8.826億美元,凈利潤達2770萬美元;聚美優品,第三季度總凈營收為1.577億美元,凈利潤為1950萬美元;當當網,Q3凈利潤2450萬元,毛利率18.3%,已經是連續第四個季度盈利。
根據多年財報顯示,京東的毛利率是逐漸提升的。2012年,京東的毛利率已從5.5%提升至8.4%;而在2013年前三季度,京東的毛利率更是達到了9.76%;到了201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增長至12.22%。按照常理,毛利率提升到13%以上才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表面上看,京東照這個速度發展的話,盈利可期。可是,即使是開放平臺的GMV占到京東總體的50%(京東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平臺業務至50%,近似亞馬遜的模型),按比天貓略低的4%傭金率來看,開放平臺能夠為京東總體帶來的毛利率增量也只有2%的空間。也就是說,算上金融業務,做到死,京東能再提升的毛利率也就4%,也就是說整體毛利率做到14%就很難再升了。這個毛利水平相比已經連續多個季度悄然穩定在18 %以上的當當,差距可謂明顯。為何如此?主營業務的先天缺憾使然。
再看無線端的發展。移動端的發展,是電商未來不多的可以依賴的增長點。按理說,京東有微信這個移動端入口盟友,應該會占盡優勢,但結果,似乎卻并非如此。京東第三季度移動端訂單量占到總體訂單量的29.6%,這個數字,先不必和阿里的移動端成交占比42.6%相比,就是和唯品會、當當相比,也不具優勢。
※ ※ ※ 本文純屬【s_1_1698】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