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消息稱,芬蘭經濟部長Olli Rehn在周三表示,因為長期虧損,該國正準備關閉北部Talvivaara鎳礦,具體將在2016年晚些時候對該鎳礦的未來做出最終決定。
資料顯示,2012年礦山廢水泄露,導致周圍湖泊及河流金屬及鈾含量上升,Talvivaara鎳礦生產問題反復出現。隨后又因鎳價下滑,Talvivaara鎳礦在2014年申請破產保護,由于沒有找到合適買家,2015年8月芬蘭國有礦業公司Terrafame宣布收購該資產,同年9月復產,2015年年底恢復對外銷售,主要客戶有Norilsk,Boliden,Glecore以及Outokumpu等。最新一期的產量報告顯示,2016年一季度鎳礦產量1542金屬噸,超出產量預期1230金屬噸。
據悉,Talvivaara鎳礦是歐洲地區已知的大型低品位硫化鎳礦之一,包括Kuusilampi和Kolmisoppi兩個礦區。主要產品為鎳和鋅,銅鈷為副產品。已探明和潛在的鎳礦資源量450萬噸,鎳年產能3萬噸。采用先進的萃取技術-生物堆浸法浸出鎳。
為了維持該礦運作,迄今為止芬蘭政府已為Terrafame注入近2.5億歐元的資金援助,最近又再計劃撥1億歐元援助資金,以支撐其運營直到今年末。Olli表示,關閉該鎳礦的成本大約為3億歐元,而如果繼續運營該礦,則每個月需要運營成本2400萬歐元。
此外,幾大全球鎳企在芬蘭地區也有相關資產:第一量子Kevitsa鎳銅鉑礦,但是在2015年有爆出出售意向;埃赫曼的Sandouville鎳冶煉廠,鎳礦主要是來自新喀里多尼亞;諾爾里斯克鎳業的Harjavalta冶煉廠,原料主要是芬蘭地區。
(采編: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021-5058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