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構建供應鏈協同新生態》發言
各位領導、嘉賓朋友,下午好。
一、平臺介紹
1. 平臺定位和建設目標 盤古云鏈平臺是中鐵物資集團基于自身貿易型企業的業務特點,面向建筑行業打造的供應鏈服務與業務協同平臺。平臺致力于實現物資集團的精細化管理、貿易業務賬實相符,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協同。通過貫通供應鏈業務數據,形成完整的業務數據鏈條,從而提升物資集團的管理能力、增強供應鏈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行業競爭力。
2. 平臺業務流程和功能特點 盤古云鏈平臺已實現從合同簽訂、需求下達、經營方配貨、供應商接單、發貨跟蹤、物流軌跡、到貨簽收,到對賬結算的全鏈條端到端供應鏈集成服務。目前,中鐵物資集團下屬12家子公司已全面應用該平臺,實現業務全流程線上化。其主要功能特點包括:
(1)供需匹配線上化
在供應鏈管理中,供需匹配的效率直接影響企業運作成本與客戶滿意度。盤古云鏈平臺依托數字化能力,實現供需雙方高效匹配與資源優化。平臺可根據項目部和倉庫的物資需求,自動匯總采購需求,統籌采購計劃,或依據系統策略匹配最優供應商。采購下單后,系統實時更新供需信息,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透明化管理,提高響應速度,降低成本。
平臺支持與供應商ERP等系統集成,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與一體化管理。通過系統反饋采購需求與訂單狀態,強化供應商關系管理,提升供應商服務水平。
(2)履約過程協同化
供應鏈各環節需無縫銜接、實時協同,以確保訂單按時交付。平臺支持發貨與簽收信息多方共享,提升履約透明度,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履約效率和準確性。平臺還具備異常履約實時預警功能,增強風險防控能力,為業務爭議提供可信依據。
(3)對賬結算實時化
高效管理是提升財務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的重要手段。平臺基于多方確認的發貨與簽收數據,實現在線對賬,實時共享對賬與結算信息,確保賬實相符,減少人工誤差與溝通成本,提高財務數據準確性和對賬效率,推動業財協同。平臺全程記錄對賬與結算過程,減少潛在爭議,提升支付效率,增強客戶信任。
(4)業務協同多樣化
盤古云鏈平臺支持多種供應商協同模式,與供應商共建高效協同新生態,引領產業發展。
? API接入:對于具備開發能力或已有系統的供應商,可通過盤古云鏈內置的集成子系統,采用低代碼圖形化編排方式,以流程驅動系統對接。供應商僅需提供業務API,即可快速完成系統接入。
? RPA采集:對于有業務系統但無法直接對接的供應商,可使用基于RPA的智能連接器,自動采集雙方系統數據,并按規則完成數據推送與共享,實現系統無縫銜接。
? 直接使用:對于不適用上述方式的供應商,可直接登錄盤古云鏈供應商工作臺,完成業務線上協同。
二、平臺與供應商系統對接情況 (一)便利性
傳統采購模式依賴人工溝通,存在效率低、錯誤多、成本高等問題,導致數據不規范、信息滯后,制約管理精細化。通過系統對接,我們實現了從合同到結算的全流程協同,以數據貫通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帶來以下便利:
1. 加快資金流轉,降低資金占用
平臺優化業務流程,實現全流程協同,有助于減少資金占用,加快資金流轉,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2. 提高訂單準確性,穩定生產節奏
減少數據重復錄入,提升訂單處理效率,實現信息實時同步,提高供需對接精準度。
3. 增強合作穩定性,提升信用評級
平臺提供穩定的合作環境,降低合作風險,增強供應商合作信心,沉淀數據資產,提升信用評級,擴大合作規模,為雙方實現智慧協同與精細化管理雙向賦能。
目前,平臺已累計與攀鋼、陜鋼、石橫特鋼、鞍鋼、山西建邦、建龍等58家供應商(含其子廠)完成對接,并持續與湘鋼、呈鋼、中建材等推進對接。供應鏈智能數據連接技術應用在2025年“數據要素x”大賽天津分賽中榮獲二等獎,晉級全國總決賽。同時,在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大賽決賽中,“供應鏈數據協同智能體:AI賦能多源數據連接與跨企業協同”項目榮獲銀獎,獲得專家與業界高度評價。
供應鏈智能數據連接技術的應用
為解決數據來源分散、管理復雜、安全風險等問題,我們提出“數據天網、五維突破”,以科技賦能建筑產業:
1. 連得通:通過RPA、接口編排與AI Agent實現多形態連接,結合多模態錄入,打通數據流通堵點。
2. 采得全:通過多源多形態數據采集,整合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實現“零遺漏”采集。
3. 說得清:統一主數據治理標準,構建全鏈路數據血緣,確保數據可追溯、可理解。
4. 用得好:賦能智能決策、數字化運營與一體化管控,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5. 管得住:明確權責,過程全留痕,確保數據流通與使用安全合規。
依托智能數據連接技術,我們強化數據治理能力,構建高質量數據集與科技數據空間。
(二)系統對接
為實現協同共建、釋放系統價值,確保系統順利對接,雙方需推進系統對接標準化、數據對接規范化,并規范全流程線上操作。
(1)系統對接標準化
盤古云鏈與供應商協同堅持信息共享、快速迭代原則。對接過程分為四步:
1. 對接籌備:供應商與物資集團經營單位溝通,確立對接意向,建立溝通機制。供應商指定兩名以上專職人員(技術與業務)負責系統操作與問題協調,組建工作群搭建對接橋梁。
2. 確認方案:雙方業務與技術團隊研討流程,明確接口字段,確定對接方案。
3. 開發實施:依據方案進行系統改造與接口開發,完成基礎數據映射與聯調測試。
4. 上線運行:雙方業務人員在系統中操作驗證,確保業務順利運行,實現系統上線。
(2)數據對接規范化
系統對接需遵循統一技術標準,包括API接口規范、數據交換格式與協議、系統安全與數據保護措施等,確保數據完整、準確、及時、安全。對接原則上以實現全流程為目標,涵蓋基礎數據與業務數據,具體范圍可根據雙方協商調整。
(3)規范全流程線上操作
正式上線后,雙方須嚴格按系統流程開展業務,及時響應訂單與發貨指令。如需變更數據,須提前溝通確保信息一致。系統對接成效與操作規范性將納入物資集團供應商評價體系。
三、資源池建設與平臺價值 在系統對接與供需協同基礎上,我們推進盤古云鏈平臺資源池建設。平臺通過對接構建可供應物資資源池,結合供應商庫與運力池等能力,整合供應鏈資源,綜合解決缺貨補充與價格優選等問題,增強供需粘性與供應鏈韌性。經營單位可在線發布需求,快速匹配供應商,尋獲急需資源;供應商可實時展示資源,并基于算法提供含出廠價與物流費的包到價,助力需方優選優質資源。
資源池建設為資源廠商提供以下便利:
1. 優化庫存管理
借助平臺可視化功能,實時掌握市場需求,合理安排生產與庫存,降低積壓風險,提高資金效率。
2. 提升品牌影響力
通過平臺展示優質產品,提高品牌曝光度。良好的用戶評價與信譽評級,有助于樹立品牌形象。
3. 拓展銷售渠道
平臺連接眾多客戶,幫助供應商突破地域限制,擴大市場覆蓋。
4. 數據驅動決策運營
平臺數據分析助力供應商把握市場趨勢與客戶需求,優化產品結構與生產計劃,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時代浪潮中,供應鏈優化升級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我們誠摯呼吁各方力量匯聚于此,攜手并肩,以智慧為筆,以協同為目標,以高效為旨,共同描繪供應鏈新生態的壯麗畫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