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豐富的太陽能和天然氣資源,北非國家正成為歐盟低碳鋼鐵轉型的關鍵合作伙伴。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國憑借地理臨近優勢和直接還原鐵(DRI)技術,其鋼鐵生產碳排放顯著低于傳統高爐工藝(埃及Elmarakbysteel噸鋼排放僅0.62噸)。隨著2027年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全面實施,北非DRI產品將有效替代歐洲本土高碳生鐵。
一、產能擴張與綠色轉型并行 利比亞:土耳其Tosyali與當地企業共建全球最大DRI廠(年產能810萬噸)
埃及:投資10億歐元建設250萬噸DRI項目,后續擴產至400萬噸
毛里塔尼亞:國有SNIM集團規劃250萬噸零碳DRI產能,配套5.5GW風光發電
摩洛哥:納入320億美元"國家綠色計劃",推動綠氫煉鋼技術
二、可再生能源支撐脫碳目標
各國設定激進綠能目標:埃及計劃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達42%;摩洛哥目標52%;阿爾及利亞規劃2030年綠電裝機22GW。綠氫計劃同步推進,埃及計劃2040年綠氫產量達580萬噸,突尼斯目標2050年實現830萬噸年產能。
三、挑戰與機遇并存
北非國家依賴國際金融機構貸款推進能源轉型,但資金缺口巨大(埃及需2460億美元)。相較于海灣國家自主投資能力,北非項目需嚴格考量回報周期。地緣政治風險(如利比亞內戰)亦可能影響項目落地。但地理區位優勢與低碳基礎仍使其成為歐盟綠色鋼鐵供應鏈重構中的重要一環。
(編譯: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86-555-2238835 +86 177555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