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日本制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后面臨三大課題
日本制鐵公司于2025年8月宣布,將投資在美國新建兩座電爐。但若要作為全球領軍企業推進脫碳并提升國際競爭力,僅靠電爐設備投資還遠遠不夠。本文將探討日本制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之后所面臨的幾大課題。
2025年6月完成對美國鋼鐵收購的日本制鐵,于8月宣布將斥資40億美元(約合6000億日元)在美國新建兩座電爐。但這兩座新電爐在脫碳方面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即便有了該計劃,也難以說日本制鐵已在美國大幅轉向脫碳方向,相反,其面臨的課題堆積如山。從鐵源的選擇、與當地社區的關系、使用焦煤的老舊設備,到難以預測的政治干預,問題涉及多個領域。這些課題將決定該公司未來能否成為真正的全球領軍企業。
課題1:不僅是設備,鐵源亦是關鍵問題
在美國,約70%的粗鋼生產已通過電爐完成。但脫碳效果不僅取決于“是否使用電爐”,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采用何種鐵源”。
投入電爐的鐵源主要分為三類。通過使用焦炭的高爐生產的鐵水,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屬于高排放鐵源;而回收利用廢鋼的電爐生產的鋼水,以及使用天然氣或氫氣生產的直接還原鐵(DRI),則被視為低排放鐵源。
這種差異在美國鋼鐵位于阿肯色州的大河鋼鐵廠(Big River)的電爐中也能體現出來。該廠使用的鐵源中,除58.3%的廢鋼外,還混入了鐵水,其每噸粗鋼的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約為1.34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盡管與“高爐-轉爐”工藝的溫室氣體平均排放水平(每噸粗鋼排放量約2.33噸二氧化碳)相比,排放量減少了40%以上,但與僅使用廢鋼的“電爐法”(每噸粗鋼排放量0.68噸二氧化碳)相比,前者的排放水平仍相當于后者的兩倍。
另一方面,也有企業為推進脫碳,除電爐外還在積極投資低排放鐵源。韓國現代鋼鐵于2025年3月宣布,將斥資58億美元(約合8600億日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一座同時配備直接還原鐵生產設備和電爐的新工廠。該工廠計劃在2029年啟動商業化運營時,使用以天然氣為原料(含藍氫)的還原劑,并計劃在2034年之后切換到使用綠氫作為還原劑。
由此可見,未來要同時實現脫碳與提升競爭力,關鍵不僅在于電爐,更在于對廢鋼及直接還原鐵的積極投資。
課題2:與當地社區的互動不足
日本制鐵在6月19日召開的收購完成記者會上表示,其長期以來與美國當地社區進行扎實溝通,這為收購的成功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當地市民團體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據印第安納州加里市的環保市民團體“GARD”透露,收購前日本制鐵相關人員曾到訪當地,雖在市長的協調下實現了會面,但溝通僅持續了約10分鐘,并未感受到該公司有與當地就未來計劃進行認真討論的態度。
美國當地媒體與該國境內美國鋼鐵公司各生產基地周邊的環保及健康團體定期交換意見,在這些交流中,日本制鐵“溝通不足”的問題也被多次提及。構建與當地社區的信任關系,將成為日本制鐵推進美國戰略不可或缺的要素。
課題3:落后于時代且風險極高的設備
2025年8月,賓夕法尼亞州克萊頓工廠的焦爐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兩人死亡,釀成悲劇。運營已超過120年的克萊頓工廠,不僅排放量大,長期以來其安全措施不完善及對當地大氣造成污染的問題也一直備受詬病。這起事故再次凸顯了以焦煤和焦炭為基礎的老舊煉鐵設備所存在的隱患。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9月20日特朗普政府行使“黃金股”(具有特殊表決權的股份),阻止了日本制鐵關閉伊利諾伊州格蘭尼特城鋼廠的計劃。該鋼廠是1895年開始運營的老舊設施,2014年曾因大氣污染問題遭到居民起訴,2016年還被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處以罰款。
日本制鐵在背負此類政治壓力及老舊設施風險的同時,還需履行作為全球化企業的脫碳責任。
邁向全球領軍企業的挑戰
收購美國鋼鐵已過去數月,但日本制鐵在美國的長期戰略仍不明朗。日本制鐵若想確立全球領軍企業的地位,不僅需要針對美國的生產及脫碳方向制定長期愿景,還需在這一過程中融入與當地社區的溝通環節。
(源自世界金屬導報)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