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5-06-18 16:37 評論:0 點擊:2547
北京首處“公眾考古”場所日前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開放,市民游客可近距離參觀“神秘”的考古現場。今后,北京市文物局會逐步將有條件的發掘現場面向公眾開放。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50618/001aa0ba48ef16ec7a692f.jpg
生活關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開放
目前,西洋樓遺址待發掘區域周邊布置了圍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員正在進行清理工作。眾多參觀圓明園遺址公園的市民游客,可以在圍擋外觀摩考古。未來3至5年,北京將分期進行圓明園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摸清圓明園遺址的整體格局、山形水系和遺址布局。北京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邀請公眾見證考古過程,能夠使大眾對文化遺產有著更為感性與深刻的認知。雖然對公眾開放,考古仍嚴格按照國際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規程進行,以考古現場具備必要的文物保護及安全條件為前提。
據悉,2014年,北京市投入文物保護資金達11億元,啟動了185項文物保護工程。為配合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今年已啟動了68處抗戰類文物保護工程,包括宛平城、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等,計劃投入資金6800余萬元。
生活關注:西洋樓簡介
西洋樓位于長春園北界,是我國首次仿建的一座歐式園林,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組成,建筑材料多用漢白玉石,石面精雕細刻,屋頂覆琉璃瓦,占地約7公頃。
名稱:西洋樓
類別:文化遺址
年代:清乾隆時期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建筑
建筑風格:巴洛克式建筑
文物現狀:1860年"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1977年至1992年間,西洋樓各遺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噴泉池,歸位柱壁石件,并修復了迷宮"黃花陣"。
簡介:西洋樓處于長春園北界,是中國首次仿建的一座歐式園林,由諧奇趣和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等十余座西式建筑與庭院組成,建筑材料多用漢白玉石,石面精雕細刻、屋頂覆琉璃瓦、占地約七公頃。
生活關注:西洋樓景區
西洋樓其主要景區有諧奇趣、線法橋、蓄水樓、養雀籠、黃花陣(萬花陣)、方外觀、五竹亭、海晏堂、線法山、遠瀛觀、方河及"阿克蘇十景"等。松柏林木和綠籬修剪,噴水池、圍墻、道路鋪飾及銅塑石雕等大多具酉洋特色,同時結合我國磚雕、琉璃飾件和疊石技術,體現了歐洲式建筑的民族化。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破壞,今僅存殘跡。
(綜合人民網,人民日報消息)

不 經 歷 風 雨 怎 么 見 彩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