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05年亞洲中、日、韓鋼鐵進出口情況比較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6-03-06 15:07 評論:0 點擊:2324
2005年國際鐵礦石大幅度上漲,鋼鐵產品價格則沖高位滑落,使鋼鐵生產企業遭受了三年以來最大的成本壓力,利潤增幅同比也大幅度下降,國內虧損企業不斷涌現。從礦石漲價的角度看,中、日、韓同樣是噸鋼成本在上升,中國從鐵礦石進口總量上是遠遠超過日本和韓國,所以被漲價的總金額也遠遠大于日本和韓國,從噸鋼平均成本看,中國有大量的國內礦供應,總體成本應小于日本和韓國。所以,日本和韓國從鋼鐵產品的進出口策略上,采取了減少出口,增加部分產品的進口。出口上增加高附加值產品,進口上則主要是初級產品及一般鋼鐵產品,這樣的結構調整使企業在減少或維持產量的情況可以獲取更多的收益,抵抗礦石漲價帶來的風險。而中國則承擔了其他國家需要的一般鋼鐵產品生產,成為了這一次礦石漲價最大犧牲者。
中、日、韓鋼鐵產品進出口數量增減情況礦:
(萬噸) 進口量 增、減% 出口量 增、減%
日本 843.7 19.7 3260.5 -7.5
韓國 1886.5 6.4
中國(鋼材) 2586.6 -11.73 2052.4 44.22
中國(鋼坯) 131.41 -65.96 707.36 16.78
中、日、韓之間鋼鐵產品進出口情況表:
(萬噸) 韓國 日本
中國進口 443.58 625.36
中國出口 552.58 95.01
凈出口 109 -530.35
國內鋼鐵產品結構不合理,使鋼鐵產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仍需要進口大量產品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而且為了減輕國內市場鋼鐵產品市場價格的壓力,又大量出口國內普通鋼鐵產品。
※ ※ ※ 本文純屬【鋼市閑說】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