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地方政府為什么千方百計引誘人們買房子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6-04-07 09:47 評論:1 點擊:2957
政府引誘我們買房子的真實目的是什么?國家調控的具體目標是什么?轉帖
一、 先看一下為什么有那么多的聲音,包括我們政府都在勸我們,用各種消息、政策吸引我們買房子。原因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先說一下如果我們買了房子,接著出現房價下降,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以現在在上海買一套普通的10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單價10000元每平方米,總價100萬,首付30萬,貸款70萬算。
房價突然由10000多/平方米降到5000多一平方米(我認為房價至少要降一半)。那么,已經買房子的人房產總值縮水,以前100萬的房子現在只值50萬了。你會怎么辦呢?你有兩個選擇,1、停止還貸款。2、繼續還貸款。
如果停止還貸款,那么你的首付30萬以及你每月已經還的貸款數額以及你的裝修費用(加起來大約有50萬,現在賣期房,房子交到手里并裝修好基本上已還了約兩年貸款,每年還大約5萬,兩年大約10萬,裝修大約5~10萬),統統會被化為泡影了,銀行將收掉你的房子拍賣,如果拍賣款項不不足以還貸款,銀行會繼續向你追償。你將一無所有,而且,你連再次貸款買房的首付也沒有了。對你來說,你已經損失了約50萬。如果你還貸款呢,那么你擁有的房產已經貶值了50萬(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買房子的話,你可以省下50萬)。當然,你不賣房子是不會體現出來的。但是對你來說,不管你是不是還貸款,你都損失了約50萬。也就是說,房價大幅下跌對已經買房子的人來說,影響不會很大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損失差不多了。所以,你肯定還會繼續還貸款了,只要你能還得起。也就是說,只要房子到了買房子人的手中,即使房子出現大幅下降,政府也不必擔心了,不必擔心由此會引發市場蕭條等等。這是很多人都在勸我們買房子的第一個原因。
2、再說一下如果個人買了房子,接著出現大幅下跌,對銀行有什么影響。仍然是上面的例子。
對銀行來說,來自個人的風險并不大,如果遇上客戶還不起貸款,銀行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因為首先它只發放了70萬貸款,再加上客戶已歸還的貸款(現在賣期房,房子交到手里并裝修好基本上已還了約兩年貸款,每年還大約5萬,兩年大約10萬),再加上房子本身的裝修(約5~10萬)及其本身的價值(50萬),銀行可以說虧不了多少,即便要是虧了,銀行還可以向客戶追償。也就是說,只要房子到了買房子人的手中,政府就根本不必關心它的風險問題。因為即使最差的情況出現了,也就是房價大幅下降了,銀行也不會賠本,虧的只是現在購房子的人。而他們又是社會上最弱勢得群體,政府才不會擔心他們呢。呵呵呵,真的替買房子的人擔心阿。
3、如果房子沒有賣出去,在開發商手中出現大幅下跌,會有什么情況。
首先,我們知道現在開發商是靠大量貸款來開發房地產的。貸款額度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房價下降,就要分幾種情況考慮。
A、 房子已經建設完畢。這時,如果房價下降,影響的將是開發商的預期收益。他會讓開發商的預期收益大幅縮水,但是對銀行影響不大。因為無論情況如何,銀行是有房子可收的。受影響的是開發商的收益。收益大大減少。
B、 如果房子還沒有建成,且如果開發商破產,那么會留下大批的爛尾樓。給銀行造成大量的壞賬。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經濟發展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也就是國家政府盡量想辦法引導我們購房的原因,其目的就是把風險轉移到我們身上。通過我們來緩解風險.
二、 看一下我們的政府近兩年的房產調控的真正目的:
我覺得我們的政府現在調控的真正目的,就是讓房價穩定在現在高房價的基礎上盡量多的時間,讓那些沒有耐心的人,還有那些近期內非買房不可的人去把這些空置房慢慢消化掉。待房子到了老百姓的手里之后,再來一個實質性的調控,讓房價實實在在的落下來,這樣,既保證了開發商的利益,又能夠穩定經濟,何樂而不為呢? 我覺得政府調控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2004.8.31 第一次土地8.31 大限,土地必須2年內開發,否則收回。
第二步:2005.5月到期房限轉,比如控制房產的貸款等等。同時有不同的高級官員出來放風說房價不會跌。
第三步:從2005年底開始,默許各地政府用所有的招數托市,維持房地產高價的現狀。2006年初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招數如下:
開發商由于房子銷售過慢,回款有壓力,資金鏈緊張,開發商快要頂不住了,有的已經開始降價銷售了。但是為防止出現整體的崩盤,(以后的消息是道聽途說)于是,市政府出面給開發商制定價格指導,不允許房價有大幅的下跌,避免出現競爭降價。市政府放出消息,國家調控的目的是穩住房價,降的是房價的漲幅,不是房價,兩個1000萬計劃緩建,意思是便宜房子我們不建了,不與開發商爭奪客戶。同時,又對樓盤的預售證的辦理延期,讓房子上市的速度變慢,造成房子緊張的假象。然后又說公積金購房政策放寬,貸款放寬,可以貸八成。鼓勵大家買房,估計還會有買房免稅政策出臺。幫助 開發商聯系貸款,維持他們的資金連,防止資金連斷裂造成崩盤?傊褪乔Х桨儆嫷鼐S持現有的房價盡量長的時間,并同時造成房價上升的假象。
分析如下:
第一步,此舉的目的是為以后的調控作伏筆。同時為上市的房子劃分一個階段。(大約一個樓盤的開發期為兩年)2007年之前為大量樓盤集中上市的階段,之后為少量樓盤上市的階段。即2004.8.31之前的土地將會大部分在2007年前被造成房子銷售。這部分房子銷售完畢后,上市的樓盤就會減少,因為2004.8.31后,國家開始限制土地的出讓。數量就不會有現在這么多。如果在樓盤少的時候調控,即使房價大跌,對開發商也不會造成影響,受影響的只是個人。
第二步,期房限轉,2年的房子征收營業稅,此舉是為了把炒房子的人手中的房子壓在炒房者的手中,防止2004年左右買的房子在2004~2007之間拋出打擊樓市,沖擊1手房的銷售。同時不斷由高層人物現身說法,說房價不會下跌,一方面穩定現在得房價,另一方面鼓勵大家買房子,盡量消化在售的一手房。讓盡量多的房子轉到買方人的手中。
第三招, 盡量維持房價盡量長的時間,招數如上所說,其目的是:
1、 一方面迷惑一部分現在猶豫是否買房子的人,讓他們買房,
2、 另一方面迫使一部分有強烈購房需要的人近期買房子。
3、 再者,房價長時間在高位運行,并有升高的跡象,消磨人們的信心,從而使一部分分沒有耐性的人們買房子。
如果現在市場上在觀望的人都買了房子,那么,按政府的算盤,到2007年底左右,2004.8.31大限之前的土地所開發得房子大部分都會轉賣到買方人的手中。他們認為最會有風險的房子都消化掉了。在這時,市場上可以銷售的房子已經不是很多,他們就可以放心的調控了。房價的升降對市場的影響已經不是很大,即便下降50%,也不會引起經濟蕭條。
※ ※ ※ 本文純屬【三水】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 回復:【轉貼】地方政府為什么千方百計引誘人們買房子 |
|
|
評論人: 柳樹 發表時間:
2006-04-15 12:32 |
|
你腦筋不錯呀,但我這里有一個問題問一下:如果2007年之后,真如政府所愿,開發商手中的房子都賣出去了,而這時候房子縮水50%,難道這時候政府就不怕很多老百姓同時都不還銀行貸款了嗎?注意是"很多老百姓"并且"同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