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9-06-17 16:20 評論:0 點擊:1135
在如今的IT業內,Google幾近等同于永不失敗的神話,看看它身上散發的光芒:最有錢的網絡公司、股價最高、市場份額最大、人才最多。我們就能夠知道許多人對于Google這種神話般的崇拜來源何處。
(2009年6月16日,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左>在比利時Mons市參觀未來的谷歌數據中心所在地。 攝影:路透/Thierry Roge)
不過Google并不是萬能的,例如你現在Google圖片中輸入你的名字查找,會出現一大串不相關、你不認識的相片。雖然Google一直在挑戰超乎大眾想象的新奇項目,但是在它主攻的搜索領域,特別是文字搜索領域,Google雖然是該領域搜索的巨頭,卻無法做到獨霸天下,它也是有它所做不到的事情。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Google在文字搜索領域的英文語種中具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在其他語種Google目前只能夠做到擁有該語種的搜索,因為語種變換之后,相應的搜索技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Google在中國沒有戰勝雙字節領域具有搜索技術優勢的百度,在同樣的中文詞匯搜索結果中,Google的搜索結果一直沒有超越百度,并且現在仍然存在差距。
而且這種現象并不只存在于百度,并不只存在于中國。2007年登錄納斯達克的Yandex,占領著俄羅斯60%的市場份額,而Google只有 8%。法國投資一億建立的Quaero和Exalead、Voila、Dir霸占著拉丁市場大部分的搜索市場。德國的Seekport和阿拉伯的 Sawafi在歐洲、中東和印度也大舉圈地。
無疑,Google在全球搜索引擎中占主導地位,但在少數國家,比如韓國、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Google多年來一直無法進入第一陣營。特別是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互聯網市場(網民數量約為1億)已經成為Google最難啃的骨頭。日本雅虎長期穩居當地搜索老大寶座,去年9月份的市場份額為 51%,Google份額是39%。相比之下,Google日本要比Google中國有面子一些。
Google的落后并不是不重視日本市場。月初,Google對日本主頁進行了改版,直接將日本網民的“熱門關鍵字”放在了首頁上面。之后,Google又聘請了東京互聯網廣告公司Cyberbuzz推廣其widget版關鍵字服務,只要博客作者撰文贊揚該服務,就可以通“Pay- Per-Post ”形式獲得稿費。偏偏,這個東西是Google在美國市場極力反對的。
TechCrunch的Serkan Toto用了一句話來形容Google日本的這些做法:利用各種詭計以擊敗日本雅虎(Uses Every Trick To Beat Yahoo In Japan)。看來這塊骨頭真的不好啃,為了提升份額,Google日本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這大概也就是為什么最近投資網站The Motley Fool發表分析認為買入谷歌股票不如買入百度等本地搜索巨頭前景更好的原因吧。而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百度營收與凈利潤分別增長41%和24%,而谷歌按照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第一季度收入僅溫和增長6%。谷歌仍然表現良好,但增速明顯放緩。
如今中文網頁數從以前占全球互聯網的2%飛速增長到如今的15%,恰恰伴隨中文世界的經濟發展。中文網頁數能夠強勁增長,側面鞏固著中華文化在互聯網世界的影響,百度專注中文搜索可以說是借到了現實世界的大勢。這種大勢也讓分析師格外對百度看好,認為今年百度收入有望增長30%,到2010年每股收益有望增長41%。與此同時,華爾街分析師預計今年谷歌收入僅增長8%,預計2010年收入增長14%。
其實說到底,強龍不敵地頭蛇,哪怕Google再強,但它恐怕也只是一個世界性的搜索引擎。當別人想搜索其他國家或者語言的內容,比如:俄羅斯人搜索中文的時候,他可能不知道用百度,那他只能用Google了,但是他搜索俄文的時候,恐怕就會用Yandex,而不是Google了,所以在非英語系國家中,Google也有做不到的時候。

真誠相待,以誠還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