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國特色”和“國際慣例”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6-05-12 10:46 評論:0 點擊:2419
“中國特色”和“國際慣例”:兩塊透明的遮羞布
正如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預測的那樣,銀行終于脫下了偽善的畫皮,露出了吸血鬼的真容。
昨天,第一個吃螃蟹的交行首先宣布,使用銀行卡跨行查詢,從6月1日開始每次收費0.3元。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這標志著,從這個瞬間開始,銀行卡進入吃錢時代。
從銀行方面公布的收費分配方案是:收取老百姓的這0.3元,銀聯收取0.1元,發卡行收取0.1元,收單行收取0.1元。據說以前曾經考慮收取0.2元,但3家不好平分,于是跟土匪打劫一樣就商量,多收0.1元,正好每家0.1元,平均分派,江湖義氣浩然沖天。
使用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到另一家銀行查詢,這就跟一個城市的人到另一個城市旅游,不熟悉情況問路一樣。我知道日本印刷了很多漢語和日語對照的小冊子,為的是方便中國人到日本問路,但我不知道如果一個中國人拿著這個小冊子去問路,會不會被收取問路費呢?前幾天,新聞報道了北京一個老人因不滿極個別人收取問路費,尤其是收取不懂漢語的老外的問路費,憤然學習外語,免費指路,弘揚中華文明的事情,真的值得中國人為5000年的文明兒驕傲。如今,堂堂銀行,卻為儲戶來問個路而收費,不知道這中華文明在銀行方面是狗屁不如,還是已經不知道中華還文明著?一個老人PK龐大的銀行,誰是高分呢?
眾所周知,銀行一個小行長的年薪也是100多萬了,員工待遇更是下崗工人和農民不敢想象的,可是,就這么享受著國人20多項銀行額外費用的銀行,卻不放過任何一個收費的機會,依然在絞盡腦汁巧立名目,就是每個中國人都不在乎在0.3元,到了銀行,可就是幾千萬了,現在一個高檔墓穴才20多萬,多收老百姓這幾千萬去做什么啊!
昨天銀行方面居然還打出了“國際慣例”的旗號嚇唬老百姓,其含義是,如果你反對收費,就是反對“國際慣例”。
真是搞不明白,當中國收費的高速公路占全世界收費高速的90%的時候,怎么沒有官員站出來說是“國際慣例”而,反而成了“中國特色”。
當手機雙向收費的時候,怎么也沒有人站出來說是“國際慣例”了,也成了“中國特色”。
當上廁所收費,退票收費,晚點沒有賠償的等等等等不符合國際慣例的時候,就全都成了“中國特色”了,而一旦國際慣例是收費的,就又全部成了“國際慣例”,老百姓是聾子瞎子也別這么忽悠,最起碼一小撮老百姓是懂的,所謂的“中國特色”和“國際慣例”,無非是你們手里的遮羞布,想用哪塊就用哪塊,可是,現在的國民,素質在不斷提高,互聯網讓老百姓了解整個世界,忽悠的作用越來越小了,這么個透明的遮羞布,是不可能遮擋住里面的東西―――盡可能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錢!
※ ※ ※ 本文純屬【三水】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