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做好6件事讓你冬季手腳不再冰涼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3-12-11 17:27 評論:0 點擊:894
1.按摩 如果經常按摩以下4個穴位,往往能有較好地療效。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腳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匯集于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揉搓此穴會促使手腳冰涼癥狀減輕。
揉搓勞宮穴:勞宮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熱,再換另一只手,交替進行。
按揉、拍打腎俞穴:腎俞穴位于兩邊腰眼,輕輕用力,兩邊各拍打100余次。
2.每天泡腳
泡腳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這說明血液循環暢通后身體開始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效果會更好。
3.瑜伽
瑜伽練習對改善畏寒體質有著很好的功效。緩慢的體式練習,配合均勻緩慢的呼吸,把思想集中到我們的身體上,從而平靜交感神經系統,減少肢體末梢血管周圍神經的過度緊張,改善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涼的癥狀。
暖身式
溫暖脊椎、椎間盤,增大氧氣吸入量,補養腹部器官。
1.挺身直立,兩腳慢慢打開與肩膀同寬,吸氣,雙手合掌舉過頭頂,頭盡量向后仰望。
2.吸氣,雙手落下至腿上,向下彎腰,雙膝伸直,手往下滑至腳踝。
3.頭自然下垂,貼于兩腿之間,保持一定時間。
4.慢慢抬起上身,雙手由腳踝處向上滑動至胯部,頭部向后仰至最大限度。
5.回復基本站姿,連續做動作直到身體發熱。
云雀式
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四肢冰冷。
1.跪在地上,上身挺直,雙手自然下垂。
2.左腿往后伸展,腳背著地,吸氣,兩臂平伸,與地面平行。
3.呼氣,身體向后伸展,骨盆前推,頭部后仰。
4.保持此姿態,深呼吸5次。
5.還原至起始姿態,換腿,重復練習。
4.有氧運動
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迪斯科、打太極拳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但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發泄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5.穿棉襪
純棉襪子不僅柔軟舒適,還可吸收腳汗,讓雙腳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適。
6.進補熱量食物
天氣冷,為增加熱量,改善手腳冰涼要有意進補。北方冬季寒冷,可補溫熱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才更加適合;而且要盡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薺等。
另外,食療對于改善陽氣虛弱的狀況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常用的大棗紅糖湯(大棗10個、生姜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茶喝)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療效頗佳。
※ ※ ※ 本文純屬【chmx】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