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4-12-29 11:52 評論:0 點擊:838
OPEC不減產實屬無奈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近拋棄了通過限產來保持高油價的傳統戰略,開始不惜一切代價捍衛OPEC的市場份額。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最近對媒體表示,即使油價降到20美元也無關緊要。
市場上流傳的“陰謀論”認為,以沙特為首的OPEC組織利用石油做為針對伊朗、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的外交武器,但這顯然站不住腳。
1975年至1985年,主要石油出產國英國的原油產量從1萬桶/日暴增至270萬桶/日。而沙特為了維持原油價格不斷減產,到1985年其產量減少70%,雖然油價得以維持高位,但沙特市場份額不斷下滑,成為高油價最大的犧牲者。前車之鑒下,減產并無必要。
更何況由于美國頁巖油不斷增產,加之OPEC重要產油國伊朗又遭受經濟制裁,OPEC在全球原油市場的地位日益衰弱,其市場份額創下25年來新低,壟斷地位遭受嚴重挑戰。降價保份額確實是當下最現實的選擇。
油價或降至每桶20美元
油價最低會跌到多少?經通脹調整后的油價歷史走勢值得借鑒。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距今已有整整40年,在這期間,全球油價一直在OPEC壟斷定價與市場自由定價間搖擺,油價的波動區間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變化。
1974年至1985年正是OPEC占據支配地位的時期,期間油價波動區間在48-120美元。
而1985年后OPEC壟斷勢力有所削弱,接下來的二十年里,定價方式也從壟斷轉變為競爭性定價,油價主要波動區間為21-48美元。
此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再次激活原油需求,OPEC逐漸恢復強勢,油價波動區間恢復到1974至1985年水平。
目前的情況與1985年后市場自由定價時期相近,看來油價降至20美元并非沒有可能,沙特石油部長并未危言聳聽。
另外,還有若干理由導致油價跌回20美元的歷史低點。比如環境壓力和中國經濟放緩正在削弱長期石油需求,伊朗和俄羅斯制裁或將得到解除,伊拉克和利比亞內戰結束等。這些情況都會為全球市場釋放石油產能,進一步打壓油價。

不 經 歷 風 雨 怎 么 見 彩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