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387號文或在鼓勵銀行套利 不繳存準只是暫時的
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4-12-29 17:48 評論:0 點擊:829
12月27日晚間,央行[微博]387號文正式版(《關于存款口徑調整后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終于曝光。
該文內容與12月24日平安夜《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報道的《非銀同業存款不交存準銀行重大利好傳來》的主要內容完全一致。
經過了幾日的“消化”尤其是在看到“387號文”之后,市場人士開始幡然意識到,“387號文或在鼓勵銀行表內套利”。
從理論上而言,這種套利空間的確存在,一位銀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評論道,“以后要轉做通道的同業存款”。
現實中是否會存在這種套利空間?央行又為何要“鼓勵”這種套利?
鼓勵銀行表內套利?
央行387號文規定:“2015年起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納入存款統計口徑;新納入存款口徑的存款包括證券及交易結算類存放、銀行業非存款類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機構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機構存放;上述存款應計入準備金交存范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上述存款的利率按照市場化原則協商而定。”
MFI經濟學家江勛、研究員尹偉認為,上述規定就是將之前的表外套利轉為表內套利,銀行表內就有了兩套信貸體系,不同的存款準備金、不同的利率管理。換句話說,相當于把原來作為“側室”表外的同業往來“扶正”了。
尹偉表示:“‘表外雙軌制’直接變成‘表內雙軌制’,實際上央行在‘鼓勵’金融機構在銀行表內直接進行監管套利!
一位城商行人士也對本報記者笑稱,“以后專做同業存款”。
這非常好理解,同業存款納入存款統計口徑,但存準率為零,銀行不用繳納高達20%的存款準備金,這樣就化解了存貸比的束縛;同時,同業存款的利率遵循市場化原則,利率要高于普通存款,而且不受基準利率及其上浮10%區間的約束。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的測算認為,只要一般性存款轉換為同業存款的成本低于3%,銀行就有這種動力去做轉換,而這將導致一般性存款的流失和同業存款的增加。
那到底如何操作?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銀行A有1萬億元一般性存款,如果A銀行愿意,可以將這1萬億元一般性存款以同業拆借的方式拆借給基金或信托公司,其在資產端就形成了1萬億元的同業貸款,然后,這些非銀機構將這1萬億元以同業拆借的方式拆給A銀行,那么A銀行在負債端的原來1萬億元的一般性存款就變為1萬億元一般性存款和1萬億元同業存款。
按照387號文新規,上述2萬億元存款中只有原來的1萬億元一般性存款需向央行繳納20%的存款準備金,也就是需要上繳2000億元,另外的1萬億元同業存款則無需上繳存準金。也就是,2萬億元的存款一共繳納了2000億元的存準金,原來的存準金率被大幅攤薄。
另外,A銀行向非銀機構拆出以及從非銀機構拆回的資金利率均按照市場化利率協議進行,不受基準利率和10%上浮區間的限制。
用一位西南部城商行人士的話說:“這樣的操作可以反復刷,但風控是否能過是個問題,這個套利的過程其實就是加杠桿的過程。如果銀行刷同業存款,那就存在一個期限錯配的風險,將長期限的一般性存款轉變成短期限的同業存款,而且同業市場的利率是波動的,對銀行的流動性管理帶來一定的風險,所以銀行是否會這么做要看不同銀行的風格!
雙刃劍
不過,這樣的做法對銀行來說,亦是一把雙刃劍,很有可能推高其業務成本。深圳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認為,由于需要繞道非銀機構,銀行需要支付通道費用。另一方面,由于無風險利率上升,非銀機構發行各種產品以同業存款的形式存入銀行,從而獲得較高收益。這不但會推高銀行資金成本,還會導致銀行客戶和資金流失。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和人為因素,通過這種方式操作,不但套利空間很大,而且風險很低,非銀機構的產品吸引力遠遠高于直接在銀行存款。”上述深圳股份制銀行人士說,在此情況下,為了留住客戶,銀行有可能會主動要求客戶購買非銀理財產品,再將資金以同業存款存入。但如此一來,銀行不但需要付出更高的資金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喪失客戶主動權,“估計銀行不會有很大動力”。
一箭多雕
不過,央行顯然對上述所謂“漏洞”有所預見,也沒打算讓這個“漏洞”永恒存在。
因此,387號文強調“上述存款應計入準備金交存范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盡管沒有明確說,但傳遞的信號基本上是確定的:不繳存準只是暫時的。
“現在不收存款準備金,但沒說以后也不收,央行這次的做法很有藝術性。”華南某股份行人士亦稱,從新規內容來看,央行是將非銀同業存款作為流動性調節工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要求銀行的非銀存款上繳存款準備金。
再做個簡單的解釋,假設A銀行目前有100萬億元存款,20%的存準金意味著該銀行的負債成本為20%(暫時忽略銀行支付給儲戶的利息),假設納入該銀行存款統計口徑的同業存款規模有10萬億元,該部分不繳納存準金,則意味著這110萬億元存款共繳納20萬億元存準金,攤薄下來,存準率由原來的20%降低到18%,也就是說銀行的負債端成本下降,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至于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方面,理解起來就更加容易。
原本市場預期同業存款納入存款統計口徑,如果采用一般性存款的存準率,則將從市場上凍結大量資金,如此,在年底流動性本來就偏緊的情況下,不抽水本身就意味著變相放水,而且不需要通過央行降準來對沖。
在上述深圳股份行人士看來,央行上述規定,隱含著鼓勵商業銀行進行監管套利之意,此舉可使銀行將大量表外業務轉入表內,從而有效抑制影子銀行規模。未來一段時間,在銀行表外業務進行的影子銀行業務,可能會迅速萎縮。而另一方面,非銀同業存款利率高于一般存款,具體執行又由各方自行商定,將使利率浮動空間更大!皬倪@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隱蔽的利率市場化手段,影響不僅僅限于調節流動性。”該人士說。

不 經 歷 風 雨 怎 么 見 彩 虹!
※ ※ ※ 本文純屬【彩虹】個人意見,與【鋼之家鋼鐵博客】立場無關.※ ※ ※
 該日志尚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