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訊——2025年上半年鎳礦實際吸收量較全年工作預算計劃(RKAB)批準總量相去甚遠。RKAB批準總量為3.64億噸,而實際產量僅1.2億噸。印尼鎳礦協會(APNI)秘書長Meidy Katrin Lengkey在7月8日CNBC印尼頻道《礦業地帶》節目中披露了這一數據。本期節目主題為"印尼破除鎳礦負面污名"。"2025年RKAB已批準3.64億噸配額,但1至6月數據顯示實際吸收量僅約1.2億噸。"Meidy表示。她詳細說明,上半年吸收量中第一季度為5000-6500萬噸,第二季度為6000-6500萬噸。這一數字遠未達產能預期,加之蘇拉威西等主產區受雨季天氣影響,采礦活動嚴重受阻。"一旦進入雨季,生產完全停滯,產能必然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RKAB利用率不足的情況下,上半年從菲律賓進口鎳礦達460萬噸。成本負擔加劇除吸收量問題外,Meidy指出自2025年1月起行業成本壓力持續攀升。影響因素包括國內市場義務(DMO)政策、生物柴油混合比例擬從B40提高至B50、新增出口費用及稅項等。"我們正承受多重壓力:100%出口外匯留存、B40向B50過渡、15%全球最低稅(GMT),還有財政部擬議的新稅種。最近兩個月已有約28條RKEF(回轉窯電爐)生產線停產。"她透露。她表示,成本壓力已導致部分冶煉廠和單一工廠難以維持運營,進而影響產量并加劇儲量利用不足的狀況。推動ESG標準建設Meidy同時介紹了印尼通過制定可持續性標準改善行業形象的努力。APNI正在編制符合IRMA等國際標準的本土化ESG參數框架,并與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展開磋商。
"我們正在對57項印尼ESG相關法規進行差距分析,這是破除印尼鎳礦負面污名的關鍵舉措。"她強調,期待ESG標準的實施能增強全球市場信心,鞏固印尼作為世界鎳業主導者的地位。
(采編: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0555-2238872 1855501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