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十四五”期間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摘要】9月19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穩定運行,覆蓋全國60%以上的碳排放量,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9月19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穩定運行,覆蓋全國60%以上的碳排放量,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同時,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數智化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持續提升。
綠色低碳發展邁出新步伐
黃潤秋表示,綠色低碳發展邁出新步伐。著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1.2億千瓦的煤電機組和9.5億噸的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或者重點工程超低排放改造。“我們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穩定運行,覆蓋了全國60%以上的碳排放量,我們還啟動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明顯提升。”黃潤秋稱。
黃潤秋介紹,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效。在藍天保衛戰方面,生態環境部因地制宜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累計完成散煤治理4100萬戶;“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車輛近2000萬輛。在碧水保衛戰方面,全國3000多條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也超過90%。
“生態環境部還積極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和重點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建成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總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介紹。
在綠色金融方面,生態環境部深入推進以生態環境為導向的項目開發模式創新。“十四五”以來,有100多個項目獲得金融機構支持,已獲得授信金額2164億元,發放貸款764億元。2024年,生態環境部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建立了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項目推介機制,首批項目簽訂的貸款合同已達143億元。
推進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
黃潤秋表示,隨著污染防治攻堅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對監測數據的精準性、全面性、時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現代科技手段,推進監測網絡的數智化轉型,實現采樣分析、運行維護以人工方式為主轉向以運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為主,建立起天空地海一體化,“全域感知、人機協同、自主可控、智能高效”的新一代監測網絡。
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涵蓋要素齊全、布局科學合理、技術手段較為先進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目前,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采樣、送樣、分析測試等環節,已經實現打通全過程自動化。以地表水監測為例,通過無人機自動采樣,耗時可以節約70%以上,在一些偏遠地區更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分析測試環節,“黑燈實驗室”可以實現即使是關燈無人值守,也能自動連續完成分析測試工作,效率相對人工提升8倍以上。
二是在監測設備的改造方面,實現了水、大氣自動監測站以及儀器設備狀態診斷和維護的智能化。經過改造后的站點,運行維護頻次將由每周1次減少到每月1次,人工參與度降低70%以上。目前,已先行安排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43個大氣自動監測站開展智能化改造。
三是加快“人工智能+”新技術應用。建設了生態環境圖譜庫、聲紋庫等,利用AI技術實現智能識別、智能分析、智能篩查定性,從而精準識別問題來源。比如,運用聲紋智能識別技術,能快速識別噪聲是來自建筑施工還是交通運輸,或者是社會生活,這樣就可以開展更為有效、有針對性的監管,更好地解決噪聲擾民問題。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