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原燃料價格高企、合金產品售價下滑的雙重壓力,今年以來,宏電鐵合金公司錨定“扭虧脫困”核心目標、強化“算賬經營”理念,發動全員聯動策劃、落地減虧增效措施,逐步扭轉了經營困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為全年生產經營目標的順利達成打牢了基礎。
經營發展實現突破的關鍵轉折點,源于企業股權結構與供電機制的戰略性調整——宏電鐵合金公司100%股權正式劃歸宏晟電熱公司。此次調整不僅理順了企業管理架構,更借助宏晟電熱公司在能源供應、資金統籌方面的優勢,為經營改善按下“加速鍵”。改革落地后,宏電鐵合金公司成功償還并置換部分銀行高息貸款,使整體貸款利率降低約2個百分點,同時取消了此前高額的擔保費用,僅三季度就減少財務費用近100萬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為生產經營注入“金融活水”。
與此同時,面對原燃料價格持續攀升與合金產品價格低迷的市場“雙向擠壓”,宏電鐵合金公司黨委迅速發起“強信心、扛責任、保生存、謀發展”形勢任務大討論。通過專題會議、車間座談、班組研討等多種形式,干部職工深入剖析企業成本痛點與市場機遇,最終凝聚共識,將“配加球團礦降低鐵料成本”確定為重點攻關方向。一場覆蓋全流程、全員的降本增效攻堅戰就此展開。
作為硅鐵冶煉主要鐵源的氧化鐵皮,因鐵含量高、雜質少,其成本占原料總成本的60%左右,成為冶煉成本“瘦身”的核心突破口。針對這一關鍵原料,宏電鐵合金公司技術團隊反復對比球團礦與氧化鐵皮的鐵含量、雜質成分及冶煉反應特性,構建精準的鐵元素平衡模型;采用漸進式配加法逐步優化配料方案,避免因配比改變影響爐況穩定;改進爐眼開眼流程、調整電極插入深度,進一步優化熔池反應效率與爐溫控制,有效改善出鐵條件。在配料工序,該公司嚴格把控球團礦粒度,精準執行配料標準,加強入爐前原料混合均勻度管控,推行“查配比、查均勻度、查配料準確性、測關鍵指標”的“三查一測”制度,每日由質檢、技術、生產部門聯合開展檢查,從原料端筑牢了成本控制防線。
生產工藝優化層面,宏電鐵合金公司針對硅錳冶煉過程中渣料利用率低的問題,深入推進“低品位、大渣量”冶煉工藝創新。技術研發團隊通過調整爐料配比、優化冶煉溫度參數,提高自產渣配比,充分循環回收渣中流失的錳元素,不僅降低了對高品位原料的依賴,還直接創效約30萬元,為持續降本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采購環節同樣亮點紛呈。面對錳礦價格頻繁波動的市場環境,宏電鐵合金公司采購業務專項小組密切跟蹤全球礦價走勢與供需變化,創新采用“期貨鎖定成本+現貨靈活補庫”的組合采購模式,有效規避價格上漲風險,僅此一項就降低采購成本約120萬元。同時,積極與宏興股份公司對接,調撥消化焦丁約3000噸,既解決了外購焦炭價格高、供應不穩定的難題,又實現了集團內部資源的高效利用。
用電成本管控則成為減虧增效的“重要引擎”。三季度,依托直供用電機制改革紅利,宏晟電熱公司加速推進新能源項目落地,在確保電網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將風電、光伏等超發新能源電量供給鐵合金生產,生產用電價格降低0.0231元/kWh,單季用電成本減少約580萬元。
不僅如此,宏電鐵合金公司通過產品結構調整與產能釋放提速,進一步夯實了經營基礎。制定設備檢修、人員培訓、原料儲備“三位一體”計劃,確保1號、2號礦熱爐復產轉煉硅鐵合金;加強3號礦熱爐項目各環節協同,設備安裝調試較計劃工期提前42天,7月30日礦熱爐順利點火開爐;縮短年度檢修周期,于8月25日如期復產8號礦熱爐,穩步生產硅錳合金。截至目前,8臺礦熱爐已有7臺正常生產運行,產能釋放率達88%,預計11月中旬產能釋放率將達到100%,為后續產量提升與效益增長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酒鋼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