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鋼鋒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太和物流有限公司/靖江太和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勇作《供應鏈物流、金融服務實踐與體會》發言
如何有效引領"鋼二代"實現順利轉型?鋼貿行業本身面臨著資金占用大、周轉速度慢、應收賬款多、經營風險高等挑戰,一旦處理不當,極易導致虧損。面對這樣的行業現實,我們該如何帶領新一代接班人走出新路?在做強貿易本身的同時,"鋼二代"又該如何在實際經營中探索并落地轉型?
近期,太和港務計劃投入1.2億元,用于靖江太和港務的環保升級與智能化改造。企業應當如何為年輕一代創造更多、更好、更有價值,并且適合他們自身發展的機會與平臺?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類似問題,而解決之道往往在于循序漸進、持續優化。企業的本質在于永續經營。要實現良好的企業傳承,我們必須推動企業不斷邁向更新、更高的高度。
正如總書記所言,中國人的成功離不開數十年如一日的鍥而不舍與持續奮斗。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正是將企業推向更高的發展階段,為下一代奠定更優厚的基礎。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我們都應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發掘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商業機遇與服務價值。唯有依靠堅韌不拔的努力,企業才能不斷突破自我、向上攀登。也只有不斷為年輕人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創造更大的價值,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數字化浪潮下,傳統業務模式應如何轉型,以更具價值的方式應對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發展?以往,國企在融資成本方面優勢顯著,而如今,不少民營企業也能獲取較低的利息。在利率整體下行的環境中,哪些商品或業務更適合我們經營?這要求企業必須主動轉型,靈活適應市場變化。
隨著城市邊界的擴展,我司所擁有的兩座碼頭已從過去的城市邊緣逐漸靠近主城區。傳統的煤炭、鐵礦石物流模式已難以匹配新的區位價值。如何將岸線資源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成為我們亟需解決的課題。今年8月30日,我偶然到訪河南省新鄭開發區薛店鎮,目睹白象方便面生產基地所帶來的繁榮景象,不禁思考:鋼貿企業是否也有可能向食品行業拓展?這也為太和港務的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來,太和港務有望在轉型道路上加快步伐,并在發展中培育出更適應市場的人才,更充分地整合自身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我們應如何借助現有載體,更好地支持所衍生的新業務?作為民營企業家,又該如何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答案之一,是持續為年輕人搭建多元平臺,使他們在實戰中獲得成長,為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