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力拓已在幾內亞西芒杜(Simandou)項目現場囤積 200 萬噸高品位鐵礦石,計劃于 11 月中旬發運首船貨物。這座巨型鐵礦的首次出貨,預計將重塑全球鐵礦石供應格局與定價體系。
項目推進:庫存攀升與基建落地
在周二發布的第三季度生產報告中,力拓提到,西芒杜項目旗下兩座礦山之一的 SimFer 已累計庫存 150 萬噸鐵礦石,且 10 月已啟動首批鐵礦石鐵路運輸裝載工作。
力拓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正 “加快推進” 項目建設,但未透露具體細節。當被問及首船發運計劃時,力拓在周二回應稱 “預計 11 月前后開始裝船”,同樣未披露初始發運量。
西芒杜項目通過一條 600 公里(約 373 英里)長的鐵路與一座深水港連接大西洋,所有權由兩大聯合體共享:一方是力拓與中國國有企業中鋁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另一方是新中資背景的贏聯盟(WCS)。力拓初期將借助合作伙伴贏聯盟的基礎設施出口鐵礦石,目前該聯盟旗下港口已接近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負責運營西芒杜另一座礦山的贏聯盟,也已于 9 月啟動鐵礦石庫存囤積工作,兩大聯合體間悄然展開 “搶灘市場份額” 的競爭。
市場影響:供應擴容與價格承壓
西芒杜項目資源潛力巨大,已探明鐵礦石儲量約 40 億噸,平均鐵含量達 65%,屬于市場高度青睞的高品位資源。項目滿負荷運營后,預計年產能可達 1.2 億噸,其中 SimFer 礦山將貢獻一半產能(6000 萬噸)。
業內分析師警告,這一新產能釋放可能打破全球市場平衡。Panmure Liberum 大宗商品部門負責人湯姆?普萊斯(Tom Price)指出:“若澳大利亞和巴西礦商不對西芒杜的產能提升做出應對,鐵礦石價格可能面臨下行壓力。到 2028 年,該項目 1.2 億噸的年產能將使海運鐵礦石供應量增加 8% 至 9%。”
力拓首席財務官彼得?坎寧安(Peter Cunningham)早在 7 月就曾預判這一影響,他表示西芒杜項目投運后,可能會迫使部分高成本鐵礦石供應商退出市場。
除鐵礦石行業外,該項目還將為幾內亞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到 2030 年,西芒杜項目將推動幾內亞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 26%。幾內亞軍政府計劃于 11 月 11 日為該項目舉行正式投產儀式。
中國角色:核心目的地與戰略契合
匿名消息人士透露,西芒杜項目首船鐵礦石預計將發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消耗了全球 70% 以上的海運鐵礦石,自然成為西芒杜產出的核心目標市場。
中國對該項目的關注,與其在幾內亞資源領域的整體布局高度契合 —— 目前中國已在幾內亞鋁土礦出口中占據主導地位。對于中國鋼廠而言,西芒杜的高品位鐵礦石恰好滿足其當下需求:受利潤率壓力與房地產行業長期低迷影響,中國鋼廠正加速轉向低成本、高品位鐵礦石,以降低能耗與排放,而西芒杜的產品完全匹配這一需求方向。
截至發稿,贏聯盟與幾內亞礦業部尚未回應置評請求。(編譯: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86 13062776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