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07-06-14 19:09 評論:0 點擊:1627
國家發改委6號公布的數據顯示,通過對全國30個省(市、區)主要鋼材市場監測數據表明,5月份國內主要鋼材品種綜合平均價格為4255元/噸,與上月相比上漲3.3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7.81%,預計6月份將繼續上升。
監測數據表明,建材的價格上漲幅度最大,全國平均市場交易價格為3613元/噸,與上月相比上漲7.12%,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2.61%。板材全國平均市場交易價格為4958元/噸,與上月相比上漲1.56%,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6.28%。不銹鋼板、管材、型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國家發改委預計,6月份鋼材價格仍將保持上揚。主要原因是:一、目前各地施工全面展開,鋼材市場正處于季節性消費旺季,鋼材消費需求明顯增加;二、盡管部分鋼材出口退稅政策已經取消,但由于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仍然高于國內市場價格,因而鋼材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三、近期國內鐵礦石、焦炭、鋼坯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帶動鋼材生產成本增加,對鋼材價格上漲形成較強支撐。
三大因素支撐 鐵礦石明年仍看漲
國際金融報報道,從印度宣稱征收鐵礦石出口關稅以來,中國鐵礦石現貨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這也許意味著明年鐵礦石價格或將再次上漲。
“盡管中國國內的鐵礦石產量增長速度很快,但現貨價格上漲反映了供應持續緊張的情況。”麥格理投資銀行商品研究部執行董事吉姆·列農表示,由現貨價格對長協合同價格的升水水平可見,2007年鐵礦石仍然嚴重短缺。
支撐鐵礦石漲價因素有三
首先,國內鐵礦石供應量的大增和國內需求的持續增加,將加速國際鐵礦石價格的上漲。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對鐵礦石的需求依然在持續增加。2007年一季度,中國進口鐵礦石1.002億噸,同比增加1930萬噸,增幅23.85%。對進口鐵礦石依存度增加至54.84%,比去年全年的51.1%提高了3.75%。為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就指出,目前看來進口量偏大,增長幅度偏高。與此同時,國內鐵礦石供應也在大幅增加。
列農表示,從2003年以來,中國國內的鐵礦產量在持續大幅增加,其增幅都在47%以上,但鐵礦石的價格并沒有因為國內供給的增加而下跌。對此,列農認為,中國增加國內鐵礦石產量的做法,從減少對外依賴來說,無可厚非,但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為看,是得不償失。
其次,海運費用的不斷上漲也將促使鐵礦石價格進一步高企。
有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為70.67美元/噸,比去年一季度的62.53美元/噸,提高了8.14美元/噸,漲幅13%,海運費的增長對鐵礦石價格影響很大。雖然屢屢創出新高的國際海運費近期開始有所下跌,但全球船運能力偏緊的基本格局并沒有改變,運價將依然處于歷史高位。
依據列農從2005年11月到2007年5月的研究,海運費用的增加,幾乎占了鐵礦石價格上漲費用的一半以上。而海運費用從2006年5月的相對低點以來,至現在依然在持續上漲。他表示,船運價格上漲只是現貨價格猛漲的一部分——合同供應商價格滯后于合同趨勢,即使使用現貨船運價。
第三,鐵礦石供應的延遲也將使得其價格得以持續走高。
由于近年來全球鐵礦石價格的持續快速上漲,三大鐵礦石供應巨頭獲利豐厚。這使得除三大巨頭外,中國國內、印度和全球其他小供應商的鐵礦石開采熱情不斷高漲。不過列農表示,2008、2009年市場可能會趨緩,但應密切注意新供應增長的延遲,特別是在2007年。他認為,據現在情況看來,2010年,全球大約有1億噸的產能將會明顯延遲。并且認為,隨著成本低、品位更高的鐵礦石進入市場,這些國家的高成本生產將消失。
列農表示,隨著鐵礦石投資的不斷增加,鐵礦石供求關系有望在2009年開始扭轉,價格有望在那時下降,但“再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歷史最低位”。

行走江湖 身不由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