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大
中
小 發表日期:2014-11-28 14:12 評論:0 點擊:789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41120/e89a8ffb139315d7e78647.jpg 2008年的一艘日本捕鯨船。日本計劃在2015年恢復在南極地區的鯨類研究。圖片來源:《科學》
日本11月18日披露了廣受關注的南極洲新鯨類研究計劃。計劃設定了每年捕獵333頭小須鯨的目標,該研究項目為期12年,其目的是“保護(南極海洋生態系統)資源,同時謀求可持續利用,并了解和預測相關影響因素如氣候變化等對南極生態系統產生的作用”。
新南極海洋鯨類科學研究項目取代的是去年3月在海牙國際法院(ICJ)叫停的一項類似項目。該項目名稱為“鯨類研究計劃(JARPA II)”,其目標是每年捕殺850頭小須鯨、50頭座頭鯨以及50頭長須鯨,盡管由于反對捕鯨人士的阻止,該計劃近年來實際鯨類捕殺量遠低于其預定目標。
在日本新計劃出臺后,保護組織迅速予以反對。“盡管日本公布的新研究計劃強調了非致死性研究的補充條款,但是和此前的研究項目一樣,新計劃繼續捕鯨的目標并沒有任何改變。”日本綠色和平執行主任Junichi Sato在給日本媒體的新聞稿中寫道,“眾所周知,這個項目會使用大量納稅人的錢來保護鯨加工行業的利益。”
新研究計劃的草案將被提交給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科學委員會,進行開放性修訂。“我們愿意改變研究計劃,作為對各界評論和建議的回應。”IWC日本專員Joji Morishita說。日本計劃于2015~2016年在南半球夏季期間重新恢復鯨類研究,IWC并沒有法定權利阻止其恢復鯨類研究,而且目前也尚未有哪個國家會把這個問題重新帶回到IWC討論。Sato告訴《科學》,國際批評可能是唯一有望阻止鯨類研究的選擇。
長久以來,批評人士一直主張日本鯨類研究項目是繞開IWC1982年指定的商業捕鯨活動備忘錄的一塊遮羞布。1946年的《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允許作為研究目的的捕鯨活動,同時規定這些鯨肉可以在市場上販賣,日本用這一策略作為對科研支出的補償。鯨肉在日本風味餐廳、超市、網購中隨處可見,一些日本人還把這道菜當作美味佳肴。但近年來,鯨肉消費已有所下降,每年很多鯨肉最后被儲藏在冷凍庫中。

不 經 歷 風 雨 怎 么 見 彩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