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以換取烏克蘭開放關鍵礦產資源的開發。此舉也是澤連斯基提出的“勝利計劃”中的一項重要措施,旨在吸引戰略投資者參與關鍵礦產的開發,推動烏克蘭經濟的現代化。
在現代技術和電池制造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烏克蘭的關鍵礦產資源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美國認定的50種戰略礦產資源中的礦產,烏克蘭擁有23種,歐盟認定的34種關鍵礦產資源,烏克蘭擁有26種。特別是烏克蘭在鈦、石墨、鋰、鈹和稀土這五種關鍵礦產領域具有競爭力。
目前,烏克蘭這些礦產的開發仍處于初期階段,幾乎沒有用于金屬合金和成品的生產。烏克蘭已頒發了30張礦產開發許可證,并且政府還掌握著30多個未授權的礦床和約400個潛在礦產資源,管理著幾項重要的工業資產,這些資產仍然能夠制造金屬鈦、鋁、硅、鍺和鎵。
鈦是航空航天、國防、化工及顏料制造等行業的關鍵原料。
烏克蘭擁有歐洲最大的鈦儲量,是全球金紅石型鈦儲量排名前五的國家,足以滿足美國和歐盟25年以上的金屬鈦需求。
目前,全球鈦供應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和俄羅斯,中俄兩國擁有大部分的生產和加工技術,尤其是在金屬加工領域。若俄羅斯對金屬鈦實施出口禁令,將對波音、空客以及航空航天和國防部門造成重大影響,這些部門依賴這種金屬進行高強度、耐腐蝕的應用。
盡管烏克蘭有豐富的鈦礦開采和加工經驗,但缺乏冶煉能力。烏克蘭擁有幾處無人經營的礦床,其中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硬巖鈦鐵礦——Stremyhorodske,類似于挪威的Tellnes和加拿大的Lac Tio等巨頭。
因此,烏克蘭希望吸引外國投資者合作,投資國內鈦行業,并在日托米爾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現有的工業基地建設新的冶煉設施,生產非金屬產品,如白色顏料。
同樣,鈹礦的開采也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烏克蘭的佩爾贊斯克鈹礦已在2019年獲得開發許可證,該礦床的氧化鈹儲量為1.39萬噸,足以滿足全球20年以上的生產需求。
預計未來十年電池需求將成倍增長,但90%的電池供應鏈,尤其是鋰加工,中國具有明顯優勢。而烏克蘭的鋰儲量雖不顯著,但占據了歐洲已探明礦藏的三分之一,具備為歐洲電池產業提供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的重要潛力。
盡管目前烏克蘭未開采鋰礦,但已探明的三處礦藏中,有一處已獲得許可,另有兩處礦床位于臨時占領區。礦產開發的初期投資大約需要1.5-3.5億美元。
烏克蘭也可以為電池工廠提供天然石墨精礦,這些精礦可以進一步提純為電池電芯的活性陽極材料。
目前已知的石墨礦床共有六處,其中有一處由澳大利亞公司Volt
Resources運營,產品出口至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2019年和2021年又有3個礦床獲得開采許可(烏克蘭BGV集團、土耳其Onur集團)。兩個礦床的現代化和高純度球形石墨生產設施建設所需投資總額估計為6.5億美元。
鉭、鈮和稀土元素的開采機會主要與新波爾塔瓦磷酸鹽礦床和亞速稀土金屬礦床(均暫時不受烏克蘭控制)的開發相關,以及潛在的其他幾處礦床,同時還建立了從鈦鐵礦中提取這些礦產的技術,特別是從七家正在運營的采礦和選礦企業的生產廢料中提取,來促進這些資源的開發。
烏克蘭還擁有豐富的鍺儲量,該礦物通常作為副產品,主要存在于天然氣、硬煤、褐煤以及燃煤發電過程中形成的煤灰中。此外,鍺還分散在鉛鋅生產廢料、冶金渣和碳質粘土中。
在蘇聯時期和21世紀初,煉焦煤是烏克蘭的鍺來源,其提取是在焦化廠進行的,加工是在扎波羅熱鈦鎂廠的濕法冶金設施中進行的,生產出純化的四氯化鍺和光學單晶鍺鏡片。
目前,有望在尼古拉耶夫氧化鋁廠恢復鎵生產,加工來自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維索科皮爾鋁土礦,并建立從優質石英砂(特別是蘇梅地區格魯希夫采石場的石英砂)中生產晶體硅的工廠。
在蘇聯時期,80%的硅生產能力集中在烏克蘭,由扎波羅熱的半導體工廠和鋁生產廠生產。
總體而言,烏克蘭豐富的關鍵礦產資源及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潛力使其成為北約成員國和經合組織(OECD)伙伴國的戰略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為了勘探這些關鍵礦物,烏克蘭需要大量資本和現代技術。如今,只有外資企業才能提供所需的資金和專業知識。為了吸引對采礦業的投資,烏克蘭政府努力創造必要的監管環境。
目前,烏克蘭已經取得了澳大利亞Volt Resources、土耳其Onur Group和阿塞拜疆NEQSOL Holding等公司對本地礦產資產的投資,并與歐盟簽署了多項重要的政府間協議。
然而,最具前景的戰略伙伴關系是與美國的合作。通過加強與美國的合作,烏克蘭將能加速其在高科技和創新領域的能力提升,為未來的經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編譯: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86-555-2238875 181555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