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2月26日正式發布《清潔工業新政》(Clean
Industrial Deal)重磅產業計劃,旨在為提升歐洲工業的競爭力與韌性提供支撐,加速脫碳進程,以確保歐洲制造業的未來。
當前,歐洲工業正面臨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激烈的全球競爭,迫切需要得到強有力的支持。《清潔工業新政》將脫碳作為推動歐洲工業增長的核心動力,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導向和可預測性,助力歐洲實現2050年脫碳目標。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歐洲不僅是工業創新的大陸,更是工業生產的基地。然而,當前清潔產品需求增長乏力,部分投資已流向其他地區。高昂的能源價格和繁重的監管負擔等重重障礙依然制約著歐洲企業的發展。《清潔工業新政》將打破這些束縛,為歐洲企業創造更加有利的商業環境。”
歐盟委員會還正在采取行動,促進監管環境更加高效,同時減少企業面臨的官僚障礙。此次發布的各項舉措是在《歐洲工業協議安特衛普宣言》和歐盟委員會清潔轉型對話的背景下,與行業領袖、社會各界合作伙伴和民間團體積極互動的結果。
一、聚焦兩大關鍵領域驅動脫碳、再工業化與創新
新政主要聚焦于兩大緊密相關的行業:能源密集型產業與清潔技術行業。
能源密集型產業:飽受高能源成本、全球不公平競爭以及復雜監管的困擾,這些因素嚴重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急需獲得支持以加速脫碳和電氣化進程。新政旨在保障這些產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清潔技術行業:歐洲未來經濟增長和提升競爭力的核心,也是工業轉型的關鍵。新政將助力該行業在歐洲的擴張,并促進可持續發展。
此外,發展循環經濟是《清潔工業新政》的一項核心要素。歐洲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資源,在原材料供應方面減少對第三國的過度依賴。
新政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強化整個價值鏈的舉措,為特定行業行動方案的制定搭建了基本框架。歐盟委員會計劃于3月發布汽車行業行動計劃,并將于今年春季推出鋼鐵和金屬行業行動計劃,未來還計劃推出化工和清潔技術行業的行動計劃。
二、圍繞六大核心要素推動產業全面升級
《清潔工業新政》詳細闡述了推動歐盟工業邁向成功的六大關鍵商業要素:
1)降低能源成本
此方面的一些重要措施包括:
全面落實電力市場設計改革舉措,推動電力購買協議(PPAs)和差價合約(CFDs)的快速普及,增強其對工業用戶的吸引力,以應對能源價格波動,降低企業電費賬單。后期歐盟委員會將為成員國提供有關CfDs設計的指導,包括其與PPAs的潛在結合方式;此外還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電力零售層面靈活性補償的指導方針,以鼓勵工業用戶靈活調整用能;還將在2026年前通過關于跨境遠期容量分配的新規則。
推出“歐洲電網一攬子計劃”(European Grid
Package),簡化跨歐洲能源網絡的規劃和交付,提升電網的數字化水平,并增加對制造供應鏈的需求可見性。
加快發展本土清潔能源和清潔技術制造,即將推出的《工業脫碳加速法案》將提出具體措施,解決能源和工業脫碳相關的審批瓶頸問題。
成立天然氣市場特別工作組,加強對歐盟天然氣市場的監管,防止商業行為扭曲市場定價。
計劃到2030年將全社會電氣化率從21.3%提升至32%,在2030年前每年新增100GW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逐步減少對高價傳統能源的依賴。
2)提振清潔產品的供給和需求,打造領先市場
歐盟委員會計劃通過引入非價格標準,引導公共采購更多地選擇歐洲制造的清潔產品。這一舉措將為制造商提供明確的市場信號,激勵其擴大生產規模。《工業脫碳加速法案》將通過在公共和私人采購中引入可持續性、韌性和“歐洲制造”標準,以拉動對歐洲制造的清潔產品的需求,助力打造領先市場。歐盟委員會將于2026年修訂公共采購框架,對戰略領域的公共采購引入可持續性、韌性和歐洲偏好標準。
此外,該法案還將推出針對工業產品的自愿性碳強度標簽,2025年起將先從鋼鐵行業開始,隨后擴展至水泥行業。
一些重要措施包括:
將歐洲偏好標準納入公共采購,并擴展至私人采購,例如通過基于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績效標準。
推廣工業產品自愿性碳強度標簽,幫助制造商獲得“綠色溢價”回報,并通過公共采購激勵其使用。
簡化和協調歐盟及國際上不同的碳核算方法,減輕歐盟清潔產品生產企業的困惑。
促進可再生和低碳氫的應用:計劃于2025年一季度通過低碳氫生產委托法案,為投資者提供明確的規則;2025年第三季度啟動氫能銀行第三次拍賣,預算10億歐元;2025年第二季度在氫能銀行框架下推出歐洲氫能機制,促進需求聚合和供需方的對接。
目標是使歐盟市場上的清潔技術產品的關鍵零部件本土生產比例達到40%,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強化本土產業供應鏈。
3)促進公共和私人投資,為清潔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為了滿足清潔轉型的資金需求,歐盟委員會計劃強化歐盟層面的資金支持、撬動私人投資以及加強清潔工業國家援助和其他國家支持機制。
《清潔工業新政》將在短期內調動超過100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歐盟的清潔技術制造。這包括在當前多年期財政框架下增加10億歐元的擔保。
一些具體措施包括:
采用新的《清潔工業新政》國家援助框架,簡化和加快旨在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工業脫碳和提升清潔技術制造能力的國家援助相關舉措的審批手續。
強化創新基金作為工業脫碳和清潔技術制造主要支持工具的重要作用,提出設立工業脫碳銀行,目標是基于創新基金的可用資金、ETS部分的額外收入以及對InvestEU的修訂,籌集1000億歐元的資金。
修訂InvestEU條例,增加InvestEU的風險承擔能力,這將調動高達500億歐元的額外公共和私人投資,包括清潔技術、清潔交通和減少廢棄物等領域。
歐洲投資銀行EIB也將推出一系列新的融資工具,包括為電網設備組件制造商提供反擔保和其他降風險支持的“電網制造一攬子計劃”;為中小企業和能源密集型行業提供反擔保的PPAs試點計劃;以及在Tech
EU計劃下由InvestEU支持的清潔技術擔保基金。
4)推動循環經濟保障原材料及資源安全
關鍵原材料是工業發展的關鍵。歐盟將循環性置于脫碳戰略的核心,不僅有助于提高關鍵原材料的可負擔性和可獲取性,降低國際市場動蕩帶來的風險,還有助于降低歐盟對外部材料供應的依賴,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歐盟的有限資源,并且驅動技術創新。
歐盟委員會為此計劃采取的一些關鍵舉措包括:
加快實施《關鍵原材料法案》,在2025年3月確定首批戰略項目清單,確保整個價值鏈的供應多元化。
借鑒天然氣聯合采購平臺“AggregateEU”的經驗,設立關鍵原材料需求聚合和聯合采購機制。創建歐盟關鍵原材料中心,代表有興趣的企業實施聯合采購。
計劃在2026年推出《循環經濟法案》,依托單一市場,促進循環產品、二次材料和廢棄物的自由流動,降低原材料成本,加速向循環經濟轉型。該法案與《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條例》相互補充,相關工作計劃將于2025年4月公布。
進一步完善分類收集體系,提高歐盟境內的循環利用和回收能力。
采取激勵措施,使境內回收比出口廢料更具吸引力。這些措施將考慮第三國是否對關鍵原材料實施了出口限制,同時考慮征收出口費以補貼境內回收產能建設。
將針對電池黑粉出口采取特別舉措。
計劃于2025年第四季度啟動跨區域循環中心,促進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推動回收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對《增值稅指令》中有關二手商品的規則進行審查,解決二手產品中隱含的增值稅問題。
5)全球市場與國際合作
實現《清潔工業新政》的各項目標,離不開全球范圍內的伙伴關系。一方面,歐盟綠色轉型所需的許多關鍵原材料依賴進口;另一方面,推動可持續和多元化的工業價值鏈是歐盟與伙伴國家的共同利益。但與此同時,歐盟工業面臨著巨大的全球競爭壓力。
為此,歐盟將繼續簽署、達成和全面實施暫停的自由貿易協定(FTAs),并積極就新的FTAs進行談判。歐盟委員會將啟動清潔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CTIPs),以多元化供應鏈并促進達成互利協議。
同時,歐委會還將通過一系列貿易防御和其他工具,更果斷地保護歐洲工業免受全球不公平競爭和過剩產能的影響。這包括將在2026年1月前通過支撐《外國補貼條例》(FSR)關鍵概念的指導方針,例如將如何評估外國補貼的扭曲效應。
委員會還將簡化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相關規則,在繼續激勵全球碳定價的同時,減輕各行業及其供應鏈的行政負擔。2025年下半年,歐盟委員會將提交一份全面的CBAM評估報告,以評估將其擴展至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其他行業以及下游產品的范圍,此外還將考慮歐盟生產商的電力間接成本,評估將間接排放納入CBAM所有涵蓋行業的情況。此次評估之后,歐盟將于2026年上半年提出一項立法提案。
歐盟將通過技術援助和監管合作,進一步支持伙伴國家的脫碳努力。近期啟動的國際碳市場和碳價外交工作組也將支持支持伙伴國制定有效的碳價政策,推動全球碳定價和碳市場的發展。
6)支持技能提升和高質量就業促進社會公平和公正轉型
工業轉型需要技術熟練的人才和頂尖人才。為此,歐委會將建立一個“技能聯盟”,投資于勞動力發展、培養技能并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通過Erasmus+計劃,提供高達9000萬歐元的資金,以幫助加強《清潔工業新政》戰略相關產業的專業技能。新政還支持高質量就業,促進社會條件的改善,并為轉型中的工人提供進一步支持。
其他一些關鍵舉措還包括:
簡化技能認可流程,確保在歐盟內一個國家獲得的技能能夠在其他國家得到認可。
建立“歐洲公正轉型觀察站”,開發標準化指標,促進數據共享,監測勞動力再培訓需求和投資需求。
在公共采購立法框架評估中,考慮加入社會性條款,提升公共采購中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性。
推出零排放汽車、熱泵等清潔產品的社會租賃計劃,將納入“社會氣候基金”的支持范疇。
三、制定行業專項行動計劃
推動新政落實
歐盟《清潔工業新政》的實施需要深入到各個產業部門,以推動整個工業體系朝著更清潔、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為此,歐盟將以《清潔工業新政》為框架,與各行業展開對話,以制定各部門轉型路徑。2025
年,歐盟將圍繞多個關鍵行業出臺具體的行動計劃:
汽車行業工業行動計劃:3月5日將發布:解決汽車價值鏈需求,聚集未來技術和能力的創新。
鋼鐵和金屬行動計劃:基于3月4日即將啟動的戰略對話,制定促進清潔和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舉措。
化學工業一攬子計劃:2025年底前發布,瞄準“工業的工業”,提高化工行業競爭力,強化本土生產和創新。
可持續交通投資計劃:制定中短期措施,優先支持航空和船運使用特定的可再生和低碳燃料,加速充電基礎設施部署。
生物經濟戰略:利用生物基材料大幅替代基于化石燃料的材料。
(源自中國能源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