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鋼鐵協會秘書長張秋生
作《世界秩序破局與重構的沖擊下??商品繼續震蕩筑底》發言
尊敬的吳文章董事長,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按照會議安排,由于時間比較緊湊,今天我將主要分享核心觀點,具體邏輯留待后續交流環節深入探討。我本次匯報的題目是《世界秩序破局與重構沖擊下黑色商品繼續震蕩筑底》。
眾所周知,自2018年以來,從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到科技領域,二戰后形成的各種秩序正經歷著由歐美國家主導的破局過程。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舊秩序隨著經濟發展和時代變遷必然會被打破,新秩序將逐步建立,美國“一超獨霸”的格局正在被多極化趨勢所取代。
由于時間關系,2025年1-10月份的市場回顧在此不再贅述。總體來看,市場表現與我們去年在鋼之家年會上的預判基本吻合:不悲不喜,謹慎樂觀。鋼價中樞下移約300元,但鋼廠利潤狀況優于2024年。股票表現好于商品,經濟恢復態勢好于鋼鐵行業,板材表現依然優于建材。對于明年市場,我的核心觀點保持不變,僅對其中一項作出調整:我認為鋼價中樞可能不再下移,明年有望成為鋼價止跌企穩的元年。
在此簡要闡述對2026年的基本觀點:
第一,2026年全球經濟將呈現溫和復蘇態勢。主要經濟體貨幣財政政策趨于寬松,為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支撐。國內存量政策逐步發力,宏觀政策預期向好,市場悲觀情緒將逐步修復。在行業"反內卷"持續深化的背景下,鋼鐵供給端存在收縮預期。房地產行業仍處于下行周期,但降幅有望收窄,基建投資將繼續發揮托底作用,制造業和出口仍將保持較強韌性。預計2026年鋼鐵市場將實現相對平衡,鋼材和原料價格重心較2025年略有上移,且原料價格上升空間將大于成材,鋼廠利潤空間可能有所收縮,整體利潤將略有下降。
具體來看:
全球經濟溫和復蘇。美國"大而美"法案推動其走向財政擴張和貨幣寬松,以美國為首的主要經濟體正處于降息周期,全球貨幣政策趨于寬松,帶來流動性增長。同時,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趨于緩和,新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正在重構,全球貿易和政治格局逐漸明朗。戰后,歐洲、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發展經濟的訴求強烈。盡管中美長期對抗和地緣政治沖突仍會反復,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2026年的基本格局已經確定。預計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1%。
國內經濟平穩增長。作為"十五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內穩增長意愿強烈。消費主線正在從依賴土地財政推動基建、地產和制造業增長,轉向消費、科技和制造業協同驅動。央行可能再度實施降息降準,財政政策持續加碼,財政與貨幣政策協同發力,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仍是主基調。中國出口正逐步擺脫對歐美市場的過度依賴,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力度。因此,我們預計2026年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
粗鋼產量穩中有降,結構持續優化。在"雙碳"目標背景下,2026年"反內卷"政策有望延續,粗鋼產量調控政策仍將實施,壓制粗鋼產能增長。我們認為2025年粗鋼產量可能會回到10億噸以內,2026年將繼續保持這一趨勢,同時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建筑用鋼需求下降,制造業用鋼增加。建筑業方面,房地產和基建都將拖累建筑鋼材需求。后期需重點關注八大項目建設,包括六大運河工程、一批重大水利建設項目,以及川藏鐵路、新疆鐵路、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等重大工程,這些項目將對需求形成托底作用。此外,產業從東部向西部轉移以及海洋經濟發展可能帶來新的需求增量。
制造業用鋼需求將逐步提升:"兩新"政策持續發力,造船業存量需求支撐行業維持景氣周期;工程機械受益于設備更新周期及東南亞基建擴張,需求逐步恢復;新能源領域用鋼需求保持增長勢頭;無人機、機器人等新型經濟形態用鋼量將小幅增長;海洋經濟發展助推高強度、耐磨等特種鋼材需求;軍工裝備用鋼需求平穩增長;鋼材直接和間接出口雖邊際略降,但總體仍保持較強韌性。
原料端價格偏強運行。我們認為原料價格將保持強勢,鋼材成本重心略有上移。對于鐵礦石,不建議過度看空,個人認為將圍繞100±15美元區間波動,100美元以下特別是95美元左右是較好的買入點位(此判斷主要針對現貨,期貨受資本影響波動較大)。焦煤價格方面,根據我們測算,預計明年中樞將上移150元/噸。具體來看:
? 螺紋鋼今年均價預計3220元/噸,明年預計3300±300元/噸
? 熱卷價格較螺紋鋼加200元/噸
? 進口鐵礦石在95-115美元區間波動
? 一級焦炭今年均價1490元/噸,明年中樞上移150元至1650±200元/噸
? 安澤主焦煤今年均價1376元/噸,明年中樞上移150元/噸,波動范圍±200元
廢鋼方面,供需矛盾不大,重點觀察螺廢價差。當前螺廢價差約700元/噸,我們認為至少需要達到800元以上,廢鋼才具備上漲動力。硅錳隨著需求好轉、焦炭和錳礦價格上漲,2026年仍有上漲機會,硅鐵同樣如此。鉬鐵、鎳板和釩鐵整體將呈現上揚態勢。
由于時間關系,就不展開詳細論述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