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漢冶特鋼海洋平臺及高品質工程用鋼綠色研發生產項目投產
盛夏時節,走進位于西峽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漢冶特鋼海洋平臺及高品質工程用鋼綠色研發生產項目,只見幾十米高的煉鋼爐熱浪升騰,工人們正通過控制中心電腦對煉鋼作業進行適時操控,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內到處是紅紅火火的生產場景。
“項目2024年7月簽約,當月破土動工,2025年1月進行主要設備安裝,今年4月實現順利投產運營,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10個月時間。”南陽漢冶特鋼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少普告訴記者,該項目不是一次常規的產能擴張,而是企業向“卡脖子”領域發起的一次沖鋒。 海洋平臺及高品質工程用鋼綠色研發生產項目,由香港漢龍實業公司、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與河南龍成集團合作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1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產品覆蓋海洋工程鋼、能源裝備鋼、高端船板鋼三大領域。
“項目在技術、產能等多個方面實現了顛覆性的突破和升級。”許少普介紹說,在技術支撐上,項目實現了板坯淬火技術、高韌性耐磨鋼研發、工藝與成分調控等多項關鍵技術突破,推動國產化替代;在硬核參數上,采用一機一流工藝,可生產超大規格板坯,單臺鑄機產能抵得上中型鋼廠的全線規模;在品質躍升上,項目生產的高強韌海洋工程鋼產能將提升3倍,直接替代50萬噸普通鋼生產,讓中國海工用鋼不再“卡脖子”。
近年來,南陽漢冶特鋼有限公司瞄準全球特鋼競爭的“制高點”,強力突破“海洋工程鋼”極限,構建“智能綠色”新標桿,項目的14項硬核技術,每一項都對標國際頂尖鑄機水平,同時,項目通過機器人自動加渣、公輔設施緊湊化設計,節能達到極致。
對于節能降碳的成效,煉鋼車間項目負責人許主任介紹道,項目通過“動態二冷配水、動態輕壓下、結晶器液壓伺服振動+電磁攪拌”組合技術,將鑄坯表面裂紋率從3%降至0.5%,內部探傷合格率提升至99.2%,僅此一項,每年可為企業減少質量損失超2000萬元。 “項目的投產,是南陽漢冶特鋼有限公司的‘二次創業’。”許少普說,項目全面達產后,年可產優質板坯170萬噸,新增銷售收入44億元,貢獻稅收超5.7億元,帶動就業300人以上,將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