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路透社:東亞近期強勁的煤炭進口 可能給全球市場帶來沖擊
據路透社(REUTERS)9月23日發布的消息,8月份,由于中國、日本和韓國強勁的進口訂單,使得全球動力煤(用于發電)海運量上升至自2024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煤炭采購量的激增發生在連續9個月月度煤炭出口同比下滑之后,此前的下滑引發預期,即2025年可能標志著自2020年以來全球煤炭貿易首次出現全年萎縮。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近2個月國內煤炭產量有所減少,加之近期東亞地區工廠活動增加,引發了該地區煤炭進口需求的上升。
展望未來,中國對煤炭開采的持續限制以及冬季電力需求的增加,可能會導致2025年下半年整體煤炭進口量持續攀升,從而打破煤炭流通量年度下降的期望。
話雖如此,制造業活動出現新的下滑,加上2026年初亞洲氣溫可能溫和,也會抑制整體煤炭使用量和進口量,并使2025年全年煤炭出口量保持下降趨勢。
以下是煤炭交易商需要跟蹤的一些關鍵數據點,以判斷近期進口量的回升是標志著數月來疲軟趨勢的逆轉,還是全球煤炭出口量持續收縮過程中的短暫波動。
主要市場(KEY MARKETS)
據克普勒(Kpler)的數據,8月份,全球動力煤煤出口總量為8534萬噸,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的單月出口量超過8100萬噸讀數。
8月的動力煤出口總量較上月增加了640萬噸,意味著自2024年底以來定期出現的月環比下降之后,全球動力煤船舶裝運量連續兩個月實現增長。
8月的讀數也是自2024年10月以來,與上年同期相比的首個月度同比擴張,因此如果未來進口量進一步增長,可能會對市場情緒產生重大影響。
8月份全球煤炭進口量的同比增長,主要由中國、韓國和日本推動。
克普勒Kpler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增加530萬噸)、日本(增加60萬噸)和韓國(增加180萬噸)合計采購量增加了760萬噸,進口總量達到了4790萬噸。
中國、韓國和日本的月度總采購量較上月合計進口總量增長19%,導致區域煤炭市場趨緊。
LSEG的數據表明,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的平均煤炭出口價格8月份攀升至約每噸111美元,達到5個月高點,而6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價格約為每噸106美元。
關鍵指標(KEY INDICATORS)
未來想要追蹤整體煤炭進口潛力的交易商需要密切關注中國煤礦的生產趨勢,因為自7月以來,針對產能過剩的持續整治已致使煤炭產量下降。
最新的月度生產初步統計數據顯示,8月煤礦產量為3.905億噸,雖標志著同比下滑,但截至2025年8月的煤炭生產總量大致增長3%。
中國工業活動的加強也可能溢出到日本和韓國的經濟中,這兩個國家在商品和零部件的供應鏈及訂單流方面聯系緊密。
最后,2025年最后幾個月東亞的天氣狀況也將對區域煤炭進口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對2026年初的預測顯示,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平均氣溫將略高于長期平均水平,這反過來應該本會導致供暖需求低于正常水平。
然而,隨著傳統上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臨近,這些預測可能會發生相當大的變化。如果預報出現持續的嚴寒天氣,這可能會導致預期的煤炭需求增加。
從歷史上看,東亞的燃煤發電量通常在11月和12月達到年度高點,因為寒冷天氣促使供暖需求增加。
東亞與世界其他地區燃煤發電
公用事業公司通常會相應提高庫存水平,但由于礦山生產存在上限,今年在中國可能難以做到這一點。
如果今年冬季對煤炭產量的限制持續存在,電力公司將可能增加煤炭進口以滿足其庫存需求,這或許有助于維持全球煤炭訂單近期的積極勢頭。
中國也許加大煤炭進口競爭,將會促使日本、韓國以及其他買家增加煤炭進口訂單,從而可能進一步提高總體煤炭訂單數量。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