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在"礦業團結論壇"上發布的行業分析,烏克蘭采礦業在進入沖突第四年之際,正面臨著持續挑戰與新興機遇并存的復雜局面。
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該行業在2022年遭受毀滅性打擊,產量暴跌30%。盡管在2023-2024年出現部分復蘇,但該行業仍面臨一系列關鍵問題:生產能力喪失、電力成本飆升、物流費用高漲以及嚴重的技術工人短缺。
戰爭對關鍵領域造成沉重打擊
占烏克蘭GDP 4-6%的采礦行業在沖突中經歷了根本性重構。結構性挑戰包括:
? 生產能力損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和扎波羅熱地區的業務運營缺口持續存在,特別是煉焦煤生產
? 能源成本劣勢:2025年烏克蘭生產商面臨的電力價格比德國競爭對手高出52%
? 物流壓力:運輸成本仍比戰前水平高出2-3倍
? 財務不穩定:增值稅退稅延遲,Ferrexpo公司2500萬美元退稅款被拖欠就是例證
? 勞動力流失:動員和移民導致技術人才嚴重流失
鐵礦石:挑戰中實現出口復蘇
隨著2023年8月海上走廊開通,烏克蘭鐵礦石出口在2024年同比增長90%,達到3370萬噸。然而,2025年1-9月出口量下降4.4%至2410萬噸,反映了3-7月全球價格疲軟的影響。
該領域在供應歐洲綠色鋼鐵轉型方面展現出潛力,GMK中心預計中期可能向歐洲供應2000-2500萬噸直接還原鐵原料。盡管處于戰時狀態,Metinvest集團仍堅持其綠色轉型戰略,重點關注:
? 現代化改造北部采礦選礦聯合企業設施
? 升級球團廠以提高產品質量
? 建設新的直接還原球團設施
? 建造直接還原鐵/熱壓鐵生產單元,并最終過渡至氫氣工藝
Ferrexpo公司也宣布了類似的直接還原鐵模塊計劃。GMK中心估計已宣布的綠色鋼鐵項目所需投資約為110億美元。
煉焦煤遭受重大損失
由于靠近前線地區,烏克蘭最大的國內煉焦煤來源——波克羅夫斯克煤礦于2024年底關閉,導致每年被迫進口250萬噸煉焦煤,每噸鋼材生產成本增加20-30美元。Metinvest集團去年錄得11.5億美元凈虧損,部分原因是對Pokrovskugol公司計提13億美元減值準備。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展現韌性
盡管近40%的天然氣生產設施遭破壞或摧毀,基礎設施受損嚴重,但石油和凝析油產量展現出顯著韌性,從2022年的182萬噸增至2024年的200萬噸。
2024年天然氣產量恢復至19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3%),盡管私營部門產量從2021年的50億立方米下降至2024年的34億立方米,反映了投資環境的挑戰性。
投資前景與復蘇路徑
烏克蘭的投資吸引力仍然脆弱,歐洲商業協會的指數顯示僅從2023年的2.44分小幅改善至2024年的2.49分(滿分5分)。行業專家強調吸引資本需要:
? 可預測的政府政策和透明監管
? 合理的能源定價
? 長期融資渠道
? 戰爭風險保險機制
? 有利的稅收待遇
2024年4月30日建立的烏美關鍵礦產伙伴關系(美國首期出資7500萬美元)代表了重要機遇。這個1.5億美元的基金將專門用于烏克蘭的采礦、基礎設施和加工項目。
Metinvest集團首席執行官辦公室主任Oleksandr Vodoviz指出:"沒有外國投資,開發資本密集、投資回收期長的采礦項目是不可能的。"
未來機遇
戰后重建預計將產生對鋼材、水泥和建筑材料的巨大需求。烏克蘭參與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項目,使其能夠供應歐盟34種關鍵礦產中的24種,包括:
? 鋰:約50萬噸(占歐洲儲量的三分之一)
? 石墨:1900萬噸(位居全球最大礦床之列)
? 鈦:約占全球產量的7%
烏克蘭礦產資源豐富,擁有117種礦產的8800個礦床,估計價值14.8萬億美元。采礦業的乘數效應顯著——每個采礦工作崗位可支持鐵路、港口和能源部門的四個額外工作崗位。
Metinvest集團外部項目負責人Sergiy Skorbun總結道:"我們的行業不應淪為單純的原材料開采,而應該利用我們的國家資源創造最高附加值的產品。"
在烏克蘭采礦業經歷最艱難時期的當下,戰略礦產資源、國際伙伴關系與重建需求的結合表明,該行業可能在國家經濟復蘇中發揮關鍵作用。(編譯: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86 13062776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