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馬來西亞大量進口煤炭 促使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出口獲利
【摘要】據路透社(Reuters)10月27日消息,目前,爭奪世界有利可圖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市場的,不僅僅是美國、卡塔爾和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也想要分一杯羹,并正在對其自身的發電系統進行改造以實現這一目標。
據路透社(Reuters)10月27日消息,目前,爭奪世界有利可圖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市場的,不僅僅是美國、卡塔爾和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也想要分一杯羹,并正在對其自身的發電系統進行改造以實現這一目標。
Kpler和Ember的數據顯示,2025年,馬來西亞動力煤進口量已上升至創紀錄水平,燃煤發電量也達到歷史最高值。
作為全球第11大天然氣生產國之一的馬來西亞,對煤炭發電的過度依賴,使其能夠釋放天然氣用于以液化天然氣形式出口,并在此過程中產生寶貴的貿易收入。
由煤替氣的政策來自于對成本的考量,因為該國可以進口大量煤炭替代天然氣發電,這也導致今年馬來西亞電力部門的排放量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馬來西亞大量增加煤炭使用量應是合理的,因為該國從液化天然氣出口中獲得的收入大約是其煤炭進口支出的兩倍。
僅從經濟角度而言,馬來西亞的液化天然氣出口似乎將持續推動下去,盡管該國計劃出售的額外液化天然氣量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加劇本已供過于求的全球市場。
煤炭進口大增
馬來西亞每年生產的動力煤在300萬噸至400萬噸之間。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援引克普勒(Kpler)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每年大約進口煤炭3000萬噸至3500萬噸。海關數據顯示,那些主要來自鄰國印度尼西亞的煤炭進口每年花費約為50億至60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馬來西亞進口了創紀錄數量的發電用動力煤,進口總量達2090萬噸,煤炭發電占比高達60%。
據 Ember 的數據,燃燒這種煤炭(其發電量約占馬來西亞電力的半數)每年會產生約 7200 萬噸二氧化碳(CO?)排放。
自2016年以來,煤炭已取代天然氣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電力來源,并導致2025年其電力部門的排放量攀升至歷史新高。
然而,馬來西亞將煤炭的電力占比從本世紀初的不到10%,穩步提高達到約50%,同時大幅降低了天然氣在電力生產中的份額。
Ember 的數據顯示,21世紀初,天然氣約占該國發電量的80%,但截至2025年,天然氣僅占馬來西亞電力供應的約30%。
自由出口天然氣
減少用于國內發電的天然氣使用量,使馬來西亞能夠增加天然氣的出口供應。幾十年前,該國就已認識到出口天然氣是一項寶貴的收入來源。
的確,在21世紀初的一段短暫時期內,馬來西亞曾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此后它一直穩居這種超低溫燃料主要供應國的前五名之列。
大約十年前,馬來西亞的能源公司依賴國內天然氣供應,既是國內電力的主要來源,也是該國最有利可圖的出口商品之一。
然而,自那以后,有關部門一直在努力減緩國內用于發電的天然氣使用增長,以便將更多的天然氣分流到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樞紐,進而供應日本和韓國等高支付能力的終端市場。
馬來西亞決定保留天然氣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認識到其國內天然氣儲量已達到峰值,目前正在急劇下降。
根據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的數據,馬來西亞的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在20年前估計約為1.15萬億立方米,但最新估計為9100億立方米,儲量已大為減少。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