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方大特鋼:小改小革助力產改走深走實
小改小革是群眾性創新的傳統品牌工作,是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高員工技能素質、培養大國工匠的重要抓手。方大特鋼通過小改小革,不斷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實現了員工賦能成長和企業創新發展的雙贏。
走進方大特鋼建安公司鋼構廠房,一臺可移動式六軸焊接機器人和一臺四軸焊接機器人正揮著焊槍進行焊接,讓人耳目一新。這個機器人由公司電焊高級技師甘榮剛所發明,是方大特鋼小改小革的一個縮影。
方大特鋼通過小改小革與修舊利廢、工藝優化等問題相結合,激活了產業工人創新的源頭活水,促進生產安全、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產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較好效益,成為方大特鋼應對鋼鐵“寒冬”,實現企業穩中有進發展的“加速器”。
從“奇思妙想”到“機器人工廠”
“員工創新的熱情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有醞釀、發展、迸發的一個過程。”公司工會堅持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活動,每月都能收集到來自基層員工的上百條“奇思妙想”,公司安排專人逐條答復,及時反饋,不讓任何一條建議“石沉大海”。
通暢的合理化建議渠道,為小改小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甘榮剛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發明創造大型四軸焊接機器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建安公司主要承擔方大特鋼技改檢修、設備維護等工作,電焊工是該公司重要而緊缺的技術工種之一。所以,該公司積極探索開發智能化焊接裝置,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提升焊接效率和質量、減輕電焊工勞動強度。”甘榮剛說。
大型四軸焊接機器人的研發成功,也給了甘榮剛他們進一步探索拓展機器人崗位的信心和動力,內孔堆焊機器人、耐磨堆焊機器人、環形焊縫焊接機器人、直線大坡口焊接機器人等近十臺機器人陸續“誕生”,甘榮剛勞模創新工作室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機器人工廠。
如今,甘榮剛勞模創新工作室自主研發的焊接機器人系列裝備,使企業自動化焊接生產率超50%,效率提升3倍以上,累計獲40余項國家專利,并榮獲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
上千個項目上千萬元的創效
如何讓員工的創新積極性長久保持,方大特鋼從管理制度上不斷探索,修訂和完善激勵小改小革活動開展的相關方案,加大小改小革獎勵力度,鼓勵員工圍繞安全、環保、工藝、設備等方方面面開展創新,激發員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熱情。
在眾多小改小革項目中,該公司軋鋼廠申報的《彈扁線倍尺飛剪系統控制軟件程序技術攻關》項目通過自主開發控制軟件程序,在節省外委費用32萬元的同時,有效提升彈扁線倍尺剪切精度,減少材料浪費。項目實施后,月度創效穩定在12萬元以上,榮獲公司小改小革一等獎。
這些成果來自一線員工,精準擊中了生產痛點,創造了大效益。據統計,2025年1月至9月,企業收到小改小革項目約1644個,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300多萬元,成為企業“增效”的獨門利器。
搭建“舞臺”讓小改小革更“出彩”
“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推動小改小革的重要載體之一。方大特鋼通過加強“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設,為員工搭建技術交流、學習培訓、技術攻關、創新試驗的場所和平臺。
“企業基層藏龍臥虎,普通員工常常有很多創新點,關鍵是要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為他們搭建創新的平臺。”方大特鋼相關負責人說。
在方大特鋼,以員工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既是方大特鋼的亮麗名片,也是企業工會為員工搭建的開展小改小革重要平臺之一。目前,方大特鋼成立了7個以一線技術帶頭人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中,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十四五”期間,方大特鋼獲國家專利79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8項,其中這類工作室申報的專利71項。
“在公司小改小革活動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人才和創新成果,接下來,我們將持續以小改小革等群眾性創新活動為載體,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為企業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支撐。”方大特鋼相關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