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歐盟通過創新基金撥款46億歐元支持凈零技術、電池制造和可再生氫能
【摘要】12月3日,歐盟委員會在創新基金框架下發起了兩項新的提案征集,總預算34億歐元,旨在強化歐洲在創新、尖端、凈零排放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和制造能力,其中24億歐元用于支持廣泛的凈零技術和脫碳項目,另外10億歐元則專門用于資助本土電動汽車電池制造。
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在上任的第一周便緊鑼密鼓加速推廣和部署凈零技術,這些技術對于確保歐洲工業的競爭力和實現歐盟氣候目標至關重要。12月3日,歐盟委員會在創新基金框架下發起了兩項新的提案征集,總預算34億歐元,旨在強化歐洲在創新、尖端、凈零排放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和制造能力,其中24億歐元用于支持廣泛的凈零技術和脫碳項目,另外10億歐元則專門用于資助本土電動汽車電池制造。此外,歐盟還同時啟動了歐洲氫能銀行第二次拍賣,預算12億歐元,用于支持歐洲經濟區的可再生氫生產。
這些項目均將通過創新基金框架提供資助,資金來源于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TS)的收入。歐盟還在這三項項目征集工作中引入了新的韌性標準,以促進歐洲工業的發展。電池項目征集和氫能銀行拍賣還將包括特定的韌性標準,以避免歐洲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1、凈零技術價值。24億歐元的一般性凈零技術項目征集(IF24 Call)將用來資助不同規模的脫碳項目,以及專注于可再生能源、儲能、熱泵和制氫領域的組件制造項目。歐盟將根據這些項目溫室氣體減排潛力、創新程度、項目成熟度、可復制性和成本效益對其進行評估。
此次提案征集還首次為成員國提供了“資助即服務”(Grants-as-a-Service)的新選項,允許成員國利用創新基金的評估流程和簡化的國家援助審批流程,通過本國的資助計劃為相關項目提供補充獎勵。
2、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和創新。電池生產是歐洲清潔能源轉型的戰略要務,不僅對運輸和電力行業至關重要,而且關乎歐盟更廣泛的戰略自主。為了提高歐洲電池產量以符合《凈零工業法案》的要求,提高電池關鍵部件的制造能力,解決歐洲電池價值鏈(包括超級工廠)目前面臨的一些經濟障礙,歐盟正積極采取廣泛措施來動員電池領域的投資。
歐盟首次在創新基金框架下推出了價值10億歐元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專項提案征集(IF24 Battery Call),將為生產創新型電動汽車電池或部署創新型制造技術、工藝和技術的項目提供支持。
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同時宣布與歐洲投資銀行(EIB)啟動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將從創新基金中為InvestEU計劃提供2億歐元追加的擔保貸款。這筆資金將用于支持歐洲電池制造價值鏈上的創新項目,通過在未來三年內提供額外的EIB風險貸款業務來幫助行業應對融資挑戰,特別是將幫助企業彌合研發階段和大規模部署之間的差距,減少市場失靈風險,利用公共資金來撬動私人投資,從而為在歐洲建立創新和有韌性的電池供應鏈做出貢獻。這2億歐元的額外支持將針對更廣泛的電池技術,例如開發先進材料、組件制造或創新的回收技術。資金將優先用于資助基礎電池或電池組組裝以外的技術創新,不包括采礦和開采活動。
在過去六年中,EIB已為歐洲電池領域提供了60億歐元的融資,并計劃再投資18億歐元。EIB的自有資源投資支持更廣泛的電池價值鏈,包括電池原材料、研發、生產、充電基礎設施和電池回收。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投資銀行此次宣布的新合作伙伴關系也強調了歐盟對實施循環經濟和降低電池對環境的影響的承諾。加強歐洲大陸的電池價值鏈、制造能力和回收流程將有助于支持歐盟綠色新政、歐盟電池法和凈零工業法案的目標。
3、可再生氫生產。歐盟委員會還通過創新基金啟動了歐洲氫能銀行第二次拍賣(IF24 Auction),將從ETS收入中撥款12億歐元,為歐洲經濟區(EEA)的非生物來源可再生燃料(RFNBO)的氫氣生產商提供支持。與第一次拍賣(IF23 Auction)相比,此次拍賣的預算增加了4億歐元。其中,10億歐元將用于支持可再生氫生產,無論其用于哪個行業,其余的2億歐元則將專門用于海事領域。
歐盟委員會還提供了“拍賣即服務”機制,旨在簡化氫能項目的融資流程,允許成員國支持那些盡管由于預算限制而未獲得創新基金資助但仍具有潛力的項目。這使得成員國能夠使用國家資金來支持其本土項目,而無需在國家層面進行單獨的拍賣,從而減輕了各方的行政負擔和成本。西班牙、立陶宛和奧地利最近宣布參與今年的“拍賣即服務”機制,承諾提供高達8.36億歐元的國家資金,以支持國內的可再生氫生產項目。
4、下一步,此次針對凈零技術和電池領域的創新基金項目的征集工作將截止至2025年4月24日,入選項目預計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之前簽署贈款協議。第二次氫能銀行拍賣的投標截止日期為2025年2月20日,中標者將在征集結束后的九個月內簽署贈款協議。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