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在發言中表示,從鋰電礦物和提煉環節看,我國已形成鋰云母提鋰、鋰輝石提鋰、鹽湖提鋰三種工藝路線,目前碳酸鋰生產成本分別為7—8萬元/噸、6—7萬元/噸、4—5萬元/噸。三種工藝產品市場份額分別為22%、47%、19%。此外,不少國內氧化鋁企業提鋰項目也在加速推進,不久將形成規模效應、不可小視。
因此,鋰電原料企業應著眼未來發展趨勢,理性判斷行業規模與供需關系,特別是理性判斷新能源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防止受到虛假信息的誤導,防止下游和終端產品“內卷”溢出的負面影響。要謀劃好戰略定位,統籌好企業經營與風險防范。
(采編: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021-50582509 1580077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