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海洋保護法將加劇對深海采礦的制約
一項旨在保護海洋生物的新獲批條約,預計將在本周于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與聯合國大會同期召開)引發對深海采礦的強烈反對。?
《公海條約》(官方名稱為《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公約》,簡稱 BBNJ 公約)將于 2026 年 1 月正式生效。上周五,摩洛哥成為第 60 個批準該條約的國家,達到聯合國條約生效所需的門檻,這一里程碑式進展得以實現。歷經二十年磋商制定的該條約,允許在國際水域建立大型保護區,目標是到 2030 年保護 30% 的海洋區域并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
盡管條約未直接提及采礦活動,但要求各國政府與牙買加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等機構開展合作 —— 該機構目前尚未批準國際水域的商業采礦活動。?
環保人士對這一突破表示歡迎。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國際海洋項目主任莉薩?斯皮爾在聲明中稱:“這是一代人僅有一次(甚至可能沒有)的保護機遇。”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總干事柯爾斯滕?斯胡伊特則將其描述為 “覆蓋全球三分之二海域的國家管轄范圍外區域的轉折點”。?
未阻擋采礦雄心?
盡管遭到環保組織反對,各國仍在推進海底礦物開采計劃。在條約達到批準門檻數小時后,印度便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署了為期 15 年的合同,獲得在印度洋勘探多金屬硫化物的專屬權利。目前,印度擁有該機構分配的最大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區,并已在該區域開展深海試采。此外,印度還在申請太平洋地區鎳、錳、銅的勘探許可證。?
法國是目前七國集團(G7)中唯一批準《公海條約》的國家,但預計本周紐約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將有更多國家跟進批準。美國在拜登政府時期簽署了該條約,但特朗普總統尚未予以批準,其態度仍不明確。美國政府已著手繞開這一聯合國支持的監管機構,向私營企業發放采礦許可證。特朗普政府將深海采礦視為保障關鍵礦產供應、減少對外國供應鏈依賴的戰略舉措;一名白宮官員表示,未來十年該產業有望創造 10 萬個就業崗位,并為美國經濟增加數千億美元產值。?
企業層面也在加速行動。美國加州的 Impossible Metals 公司已依據美國法律及通過國際海底管理局雙重渠道申請勘探權,目標鎖定太平洋克拉里昂 - 克利珀頓區(CCZ)—— 該區域富含多金屬結核,蘊藏的銅、鎳、錳等金屬對電動汽車制造至關重要。加拿大金屬公司(TMC)于 4 月提交商業采礦許可申請,并在 6 月獲得韓國鋅業公司 8520 萬美元投資。這筆交易使韓國鋅業成為可將 TMC 開采原料精煉為電池級金屬的非中資替代方。?
海底 “資源爭奪賽”?
除美國外,庫克群島、日本、挪威等國也在其領海內推進深海采礦項目,理由是礦產供應危機即將來臨。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 2040 年,銅和稀土元素的需求將增長 40%,而鋰、鈷、鎳的需求增幅可能高達 90%。?
行業支持者認為,深海采礦的環境足跡小于陸地采礦。反對者則反駁稱,深海仍未被充分認知,破壞其脆弱的生態系統可能引發海洋生物的連鎖反應。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