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集團(BHP Group)與中國國有鐵礦采購方之間的價格爭端正面臨持續數月的風險,甚至可能延續至 2026 年初,目前雙方仍深陷僵局。?
據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這家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對中國的鐵礦運輸未受明顯干擾,這主要是因為必和必拓已售出 11 月和 12 月大部分配額鐵礦。?
該知情人士補充稱,在上月底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CMRG)下令暫停采購后,必和必拓在隨后幾天內推出了多達 50 批貨物。這些貨物已向國際貿易商以及至少一家中國機構等潛在買家報價。?
知情人士指出,作為談判環節的一部分,中國礦產資源集團限制必和必拓貨物所產生的影響,可能要等到必和必拓開始銷售 1 月交付的鐵礦后才會顯現 ——1 月船貨的銷售流程將于下月啟動。他們表示,這段時間差或為必和必拓在談判中提供周旋空間。由于討論的是私人商業事務,這些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鐵礦消費國,而必和必拓是向中國鋼鐵企業供應大部分鐵礦的三大主要供應商之一。彭博新聞社上周報道稱,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已要求國內主要買家(包括鋼鐵廠和國有貿易公司)暫停采購必和必拓任何新的美元計價海運鐵礦。?
此舉升級了此前對 “金巴利混合粉礦”(Jimblebar blend fines)的暫停采購措施,也表明中國礦產資源集團為在談判中爭取更多籌碼,采取了更強硬的立場。知情人士解釋道,三年前成立的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初衷是增強中國在與必和必拓、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及淡水河谷公司(Vale SA)談判中的地位,目前該國有公司正代表中國主要鋼鐵廠推動簽署長期鐵礦合同。這類合同將有助于中國政府協商獲得折扣及其他優惠條款。?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張瑪麗娜(Marina Zhang)表示:“多年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鐵礦買家,卻在定價上幾乎沒有話語權,這讓中國倍感挫敗。如今,中國希望掌控定價機制,同時這也是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 —— 中國有意按照新規則行事。”?
盡管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對各鋼鐵廠或貿易商的商業運營沒有正式監管權,但憑借其在政府體系中的政治影響力和戰略重要性,該集團的建議實際上已具備約束力。?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上周表示,他希望此事能盡快解決,并指出鐵礦 “不僅對中國經濟,也對澳大利亞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未回應置評請求。必和必拓發言人則表示,公司不對商業談判發表評論。(編譯: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86 13062776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