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
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
美國尋求煤炭產業振興仍面臨諸多挑戰
【摘要】據美國媒體10月2日發布的信息表示,盡管特朗普政府承諾向煤炭電力提供聯邦土地租賃和貸款支持,這可能會使煤炭產業的狀況得到暫時且不均衡的改善。然而,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將決定美國煤炭能否實現持久復蘇。
據美國媒體10月2日發布的信息表示,盡管特朗普政府承諾向煤炭電力提供聯邦土地租賃和貸款支持,這可能會使煤炭產業的狀況得到暫時且不均衡的改善。然而,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將決定美國煤炭能否實現持久復蘇。
雖然聯邦政府做出了承諾,但與替代能源的競爭、從新建礦山到現有電廠運輸煤炭的運費,以及對增加排放持續不停的抵制,可能會阻礙煤炭的復興。
觀察煤電產量、排放和消費等主要趨勢,將有助于了解最新舉措在扭轉美國煤炭長期下降趨勢方面的有效性。
煤電容量
潛在煤炭使用量的最重要指標是可用的煤炭發電能力。目前,煤炭是美國第三大電力來源,僅次于天然氣和核能,但其容量占比已大幅下降,不太可能迅速恢復到先前水平。
根據Ember的數據,2010年至2024年,美國燃煤電廠的發電能力下降了43%,相當于減少了145吉瓦(GW)。
剩余的約194吉瓦煤電裝機容量是至少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十年前相比,煤炭的整體發電潛力顯著下降。
要讓煤炭在美國擁有任何實質性的長期復蘇前景,就需要開發更多的燃煤發電能力。
據全球能源監測機構(Global Energy Monitor)的報告,目前僅有0.4吉瓦新的燃煤發電能力處于規劃階段。即使完成建設,這些新的發電能力僅能使總燃煤發電能力增加0.2%,意味著它對用于發電的煤炭總量影響很小。
為了提升煤炭在美國能源結構中的地位,則需要新增數十吉瓦的煤炭發電能力。
煤電份額
近年來煤電的產量穩步下降,但其在美國電力生產結構中的占比卻是波動變化的,并且最近煤電份額又出現了回升。
2025年1月至8月,燃煤電廠產生的電力約占美國公用事業供電量的16.3%,較去年同期創紀錄低水平的14.7%有所回升。這一反彈讓煤炭支持者受到鼓舞,他們希望煤炭使用能實現持續復蘇。
然而,一些在2025年初有利于煤炭使用的因素,可能會改變其在未來美國電力結構中的吸引力。
煤炭復興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天然氣價格飆升,這促使電力公司出于削減成本,而增加價格較低的煤炭的使用量。
2025年上半年,煤炭價格比天然氣每兆瓦時便宜約1.15美元,這激勵發電企業減少天然氣發電量,而增加煤炭使用量。
不過,自6月以來,煤炭價格上漲至略微高于天然氣的價格,就改變了電力公司的燃料消費模式,導致煤炭在與天然氣的競爭中失去了優勢。
因此,煤炭為了與其他化石燃料相比能夠持續得以使用,就必須繼續在成本上具有顯著優勢,從而鼓勵電力公司優先選擇煤炭。
由于需要將煤炭從偏遠礦井運往遙遠的發電廠,通常需要依靠卡車和火車運輸,這會帶來較高的物流成本,因此要實現持久的價格優勢可能具有挑戰性。
可再生能源崛起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興起,煤炭的發電份額也因受此擠壓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過去的五年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已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過去十年,公用事業部門新增的太陽能和風能電力容量超過了其他任何能源來源,這得益于政府的大量補貼,使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低于新增化石燃料發電容量的成本。
未來,雖然許多可再生能源補貼可能被削減,但預計公用事業公司仍會繼續優先發展太陽能裝機容量,因為太陽能能源能夠迅速接入電網。
此外,公用事業公司也可能會更加專注于提高電池儲能能力,因為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太陽能資源,并增加電力市場的收入。
污染抵制
與其它燃料相比,煤炭的排放量顯著更高,這也是煤炭的使用不太可能迅速擴張的另一個原因。
根據 Ember 的數據,燃煤電廠排放量占美國電力行業總排放量的約 40%,而發電量僅占該國發電量的不到 20%。
燃煤電廠每產生一太瓦時的電力約排放95萬噸的二氧化碳,而天然氣電廠的排放量約為55萬噸。
【免責聲明】本信息中的陳述、數據和觀點,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之家),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復制和對外發布。如引用、轉載或者刊發,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