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1日,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對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525號建議的答復》中顯示,烏海及周邊地區限制類電石產能已全部退出,關停退出電石行業30000千伏安以下礦熱爐55臺,產能152.9萬噸。
2025年10月21日,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對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525號建議的答復》中顯示,烏海及周邊地區限制類電石產能已全部退出,關停退出電石行業30000千伏安以下礦熱爐55臺,產能152.9萬噸。對內蒙古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525號建議的答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自治區工信廳圍繞職能職責在烏海及周邊大氣污染環境治理工作中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烏海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 (一)加快淘汰化解落后和過剩產能。
區域內限制類焦炭、電石、鐵合金產能已全部退出,其中,烏海市關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14座,產能729萬噸;鄂爾多斯市烏海及周邊區域內關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8座,產能370萬噸;關停退出電石行業30000千伏安以下礦熱爐55臺,產能152.9萬噸;關停退出鐵合金行業25000千伏安及以下礦熱爐48臺,產能61.5萬噸;阿拉善盟關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8座,產能356萬噸。
(二)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2021年印發《關于進一步嚴格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布局的通知》要求,海勃灣工業園區、蒙西高新技術工業園區不得新建重化工項目,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巴音敖包工業園區不得新上焦化項目。2022年提請自治區政府印發的《關于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意見》(內政發〔2022〕6號),
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原則上不再審批鋼鐵、鐵合金、水泥、焦炭、電石、PVC、普通平板玻璃等新增產能項目。印發《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和工業園區發展專項資金申報指南的通知》,
推動烏海、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地重點行業實施工業余熱、焦爐煤氣綜合利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等綠色化改造項目。目前,累計對三地26個工業節能、節水等綠色化改造項目給予支持,實現節能量19.74萬噸標煤、節水量586.81萬噸。同時,開展年度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三)推進焦化行業深度治理。加快現有產能規模化整合,全產業鏈發展,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和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為保證該地區以新增焦化產能不增加能耗強度和大氣污染物排放,印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焦化項目管理的函》《關于加快推進全區焦化項目問題整改的函》,列出項目清單、提出整改要求。研究審核盟市制定的焦化產能和技改升級方案,提出修改意見,明確總量控制、產能置換等要求。目前,區域內關停退出焦化限制類產能1455萬噸。2023年10月23日,自治區工信廳聯合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能源局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促進焦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試行)》,推動延伸焦化產業鏈條,實現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副產品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培育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集群,提升焦化產業規模效益和整體競爭力,促進焦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以化促焦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按照以化促焦原則,支持建設烏海及周邊地區、上海廟、清水河、巴彥淖爾等焦化全產業鏈一體化基地,加快現有焦化企業整合重組,推動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副產品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全面完成烏海及周邊地區焦化整改任務。依托現有氯堿化工、煤(焦)化工等上游產能優勢,
大力發展煤基生物可降解、高性能纖維等先進化工材料產業,推動向烏海、鄂爾多斯、阿拉善等優勢地區集中集聚,持續提升傳統化工產業發展能級。